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强国梦> 卷三:崭露头角_第233章:琉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三:崭露头角_第233章:琉球

崇祯五年的六月中旬黄河终于安全地度过了今年的汛期,中华日报对于汛期的情况给予了全面的报道。水量之大是近些年少有的,民众都为能够及时的制止一场灾祸而庆幸。

黄河河堤修缮工程处也在为今年秋季的继续修缮工作作着准备。朱大典、朱万化也在商议如何能够让河道衙门介入此工程的管理,比较好的办法是河道衙门作为行政管理部门介入,具体工程仍然有修缮工程处负责。这样一来,既可以利用官府调动各省的人力物力资源,又能保证高效率、高质量,朝廷满意,公众满意,一举多得。

办理完这些事情朱万化、朱万武两兄弟就要离开济南,分别返回台湾和浙江金华了。

......

因为日本的航线还是由郑芝龙家的船队负责,在六月由郑家的船队传来了消息:琉球在被萨摩藩占领的岛屿建立馆舍,用于萨摩藩和琉球联合管理琉球的对外贸易和外交。

这个情报的含义就是,琉球即将沦落为萨摩藩的殖民地了,琉球的国家经济支柱就是海上贸易,和转口贸易,这是琉球的地理位置决定的。

现在这些贸易要由萨摩藩和琉球共同管理了,说共管是为了好听,实际上就等于萨摩藩接管了琉球的贸易和外交,琉球的命脉已经被萨摩藩掌握了。

实际的历史上就是以此为开端,从此以后琉球就逐步的沦为萨摩藩的傀儡政权。直道最后被日本吞并。

朱家的情报网在琉球也有情报人员,但是,由于郑家本身做的就是贸易的,所以这些变化郑家知道的更及时。

朱万化虽然始终没有对日本动手,却是时刻在盯着日本的一举一动,这个动向是绝对不能容忍的,这个事件也给大明干预琉球事务带来了一个很好的借口,因为琉球是大明的属国,大明有保护属国的权利。

日本吞并琉球的历史经历了三百多年,历史事件很多,全面叙述文字就过多了,所以我们就用最简单的文字简介一二。

琉球的国名是大明的洪武皇帝朱元璋给取的名字。自洪武十六年(1383年)起琉球正式成为中国的附属国。它的国都首里城的王宫不是常见的坐北朝南而是朝向西方,就是尊敬大陆中国之意。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邻近琉球王国的鹿儿岛萨摩藩藩主岛津家久派遣桦山久高率领三千士兵侵略琉球,将之划入岛津家势力范围。这是日本的第一次大规模入侵。

1693年,萨摩藩强行割占琉球北部五岛。

1866年,最后一位琉球国王尚泰继位。1871年被日本吞并。

现在的琉球王是尚丰,他在1616年曾经被当作人质,被软禁在萨摩藩。

此时琉球北部的岛屿已经被萨摩藩占领。

朱万化的战略构想就是,迅速出兵,占领琉球北部的种子岛和屋久岛,这两个岛屿是琉球最北部的两个较大的岛屿。截断日本人的退路之后,由北向南横扫整个琉球诸岛,一举歼灭萨摩藩进入琉球的势力,力求全歼,一个不留,继而恢复琉球大明属国的地位。

事后在琉球的主要岛屿驻军,防止萨摩藩的再次入侵。

朱万化希望这种状态能够维持三到五年,毕竟现在朱家的主要精力还在国内。这期间只要日本不是大规模的入侵,那么国防军协助琉球

守住自己的国土就可以了。如果日本人不识相非要大打,则另当别论。

朱万化在济南与朱大典商议了琉球的攻略之后,于六月二十日朱万化回到基隆,他立即召见东海舰队司令吴盛有、教官张志勋商议对琉球用兵(朱万雄尚在金兰湾)。

朱万化首先介绍了琉球的情况,日本人垄断琉球的海上贸易和外交,这是不能允许的,大明必须维护属国的利益,因此决定对琉球用兵。

朱万化指着地图说:“我们首先要占领琉球北部的种子岛和屋久岛,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就与日本这个民族的特性有关了。

就拿我大明东南沿海的倭寇来说,倭寇的祸乱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我大明对于倭寇打击的狠了,就能安稳几年,但是他们还会卷土重来,这就说明他们的韧性很强,打疼了、打怕了,也安稳不了几年。这个民族对于杀戮抢劫已经习以为常,并且手段残忍。从琉球、朝鲜的情况也可以看出他们又有很强的侵略性和扩张的野心。总之,只要有他们的存在,在他们的周边就永远不会安宁。

对于侵略野心总是不能泯灭,手段极端卑劣残忍的民族,我们只能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不打则以,打,就要彻底歼灭之,不留任何余地。”

吴盛有、张志勋二人听到朱万化的这些话有些吃惊,他们追随大爷几年了,自认为对他的脾气禀性有所了解,大爷待人非常和善,即便是泰西人,台湾的土著,甚至对于曾经的海盗郑芝龙都是网开一面。这让他们不由得想起了收复台湾时遇到倭寇的情况,当时的命令就是不留俘虏,全部击毙,一个不留。那次是陆地上的战斗,海军当然没有亲自参加,仅仅听说而已,这一次亲耳听到大爷关于倭寇的训话,也就知道了对于日本基本策略。大爷的话对于他们比皇上的圣旨还要权威,何况大爷说的都有道理,他们必须坚决执行。

朱万化对于倭寇的仇恨那里是他们能够理解的,后世的日寇在中国犯下太多的罪行,南京大屠杀、731部队、三光政策......罪行累累罄竹难书!中国与日本就是不共戴天的世仇!来到这一世朱万化总算得到了机会,不让他们亡族灭种誓不罢休!

朱万化指着地图接着说道:“我们占领了琉球最北端的种子岛和屋久岛,就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凡是已经进入琉球的倭寇一个也跑不了。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岛屿,也要采用相同的战法,用我们的舰艇围住岛屿,彻底封锁,然后登岛仔细的清剿,好在琉球没有太大的岛屿,最大的琉球本岛不过200里长,最宽处30里最窄处10里。最大的岛屿上去一个营就可以拉网排查。

琉球有名字的岛屿就有八九十个,我们占领了最北部的岛屿之后就从海上建立一条封锁线,彻底封锁琉球与日本之间的海上交通。这种封锁暂时仅限于军事,对于商船,只要不是日本船只一律放行,坚决禁止日本的所有船只通行。然后从北到南,从大到小,全部岛屿排查一遍。我们需要驻军的岛屿只有五个,这五个岛屿是:琉球本岛、奄美大岛、种子岛、屋久岛和最南端的八重山岛,驻军重点在北部,就是针对日本的。琉球本岛驻军,也有对于琉球的威慑作用。因此,占领整个琉球之后由台湾的第二师派出一个营驻守琉球。”

这些战略策划没有多少讨论的余地,主要是朱万化当面交代清楚,

他们执行就可以了。

教官张志勋问道:“大爷,对于琉球王廷,我们采取什么政策呢?”

朱万化说到:“目前我想到的,我们对于琉球王廷只有三条要求:第一,琉球国要恪守大明属国的地位和义务,尊大明为宗主国。第二,我大明要在琉球驻军,驻军的目的是保琉球的平安,声言我们不干预他们的内政,但是外交事务必须经过我大明的同意,因为他们已经犯错在先,我们不得不防。这第二条也是他们作为属国的本分。第三,在琉球建立孔子学堂,教授汉文化,琉球王廷的官方文件全部使用汉语,在琉球发行中华日报,用以增加琉球与大陆的信息和感情的联系。”

最后的一条就是要用汉文化同化琉球国,因为琉球国自己的语言文字是类似于日本的语言文字,也是使用假名书写,朱万化对此很没有好感。

除了语言之外,琉球国的服饰,发型和其他生活习惯还是类似于汉文化的。

琉球的官方文件都是汉字的,官员士绅都受过良好的汉文化教育,都懂汉语。另外,早在洪武年间琉球为了学习大陆造船等技术,请求大明派出福建的一批工匠到琉球,这就是历史上称之为‘三十六姓’的一批汉人到达琉球的缘由,年代并不久远,他们还保留着汉人的生活习惯和语言,经过两百多年的繁衍人口也增加了不少。所有这些都是推广汉语好条件。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自己就会认同大陆,再加上大陆先进的科技文化和经济,相信他们会主动的要求获得大明的一个府或者县的地位,这就相当于琉球集体拿到了中国的绿卡,对于他们是求之不得的事情。这种结果比武力吞并一个国家要强的多。

后世的历史上就有墨西哥(或者是墨西哥的一部分)、菲律宾主动要求加入美国的事情,但是美国国会不同意。这种事情不论真假,它都反映一个强大富足的国家的吸引力。

吴盛有问道:“大爷,对于日本人中的老人、妇女、小孩我们如何对待呢?总不能都杀掉吧?”

其实按照朱万化的本意,这些人还是杀掉为好,但是这种做法在大明就有点过分了。我中华文化中“和”是汉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过分的杀戮有违天和,对于朱家、国防军的形象也极为不利。所以这件事还要变通,不过朱万化是有办法的,只是现在时机未到。

于是他回答说:“对于日本人,在战场上我们一律不要俘虏,投降也要杀,伤兵也要杀,同时,也不管是否老幼、妇女,一律对待。我们这样做是对于我们的战士负责,在战场上的日本伤兵,甚至是小孩、妇女,都会利用我们的慈悲心肠,给我们的士兵造成伤亡。我们的士兵也有父母、妻子、儿女,让他们死在日本伤兵的手里岂不冤枉?所以战场上就是杀无赦,你们必须坚决执行不得含糊,否则,因此造成伤亡我会追究你们军官的责任。

但是在战场以外就不能这么执行了,比如我们在居民区清剿日本人,对于敢于反抗的,一律当场击毙,没有反抗行为的,抓捕后集中押解出境。琉球是不允许他们居留的,任何理由都不行,这是日本人自找的结果。不能心慈手软,他们只要居住在这里,就会有敌对的行动,他们的卑劣不是常人可以想象的。琉球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善待日本人的结果。”

--- 第233章完 ---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