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游龙戏唐> 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五百八十七章 君臣唱和(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五百八十七章 君臣唱和(三)

“嗡……”

*这等铿锵有力的表态一出,满朝文武顿时为之哗然一片,没旁的,概因其之所言实在是太过惊人了些,军令状可不是那么好立的,君前无戏言,真要是改制一事出了点啥岔子,那*就算不因此掉了脑袋,半生英明也必将就此尽丧,这等后果无疑不是那么好承受的。

“陈大人还请慎言,此乃朝堂之地,非是可儿戏之处。”

许敬宗可是从来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打击*之机会的,这一听得*居然敢当庭立下军令状,登时便来了精神,毫不客气地便出言指责了*一句道。

“许大人说得好,此社稷大事也,岂能如此儿戏哉?”

殷元同样也不打算让*好过了去,紧着也出言指责了*一把。

“微臣言尽于此,还请陛下圣裁。”

尽管许、殷二人言语不甚动听,然则*却是根本不加理睬,仅仅只是冲着李恪便是深深一躬,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态度。

“嗯,好,子明既是有此决心,朕自当成全,此事便这么定了,卿只管放手施为,有甚差池,朕自担着!”

变与不变以及如何变的问题,李恪其实早就心中有数了的,之所以会有所犹豫,不过是患得患失的心理在作怪罢了,而今见得*态度如此坚决,李恪也就没再迟疑,毅然决然地一拍龙案,就此下了最后的决断。

“陛下圣明,微臣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听得李恪这般说法,*紧绷着的心弦立马便是一松,也不给许、殷二人再多言啰唣的机会,紧着便称颂了一句道。

“陛下,此事……”

殷元显然没料到李恪会突然拍了板,大惊之余,也自顾不得违逆圣意之嫌,紧着便要出言进谏上一番。

“远尘不必多言,此事,朕自有主张,卿只管协助子明办理好相关之政务即可。”

在*观风江南的一年中,李恪基本上是依靠着殷元与来济在打理着朝务,用起来虽也堪称顺手,然则在李恪看来,殷元治政稳归稳,却缺乏机变之能,守成有余,开拓不足,为太平宰相倒是称职,可要以其来主持创新事宜么,却明显力有未逮,能力上比之*还是要差上老大的一截的,正因为此,在政体改制一事上,李恪支持*之意见也就不足为奇了的。

“陛下圣明。”

殷元虽是不甘政务大权再次被*所把控,奈何李恪已然发了话,他也不敢再强抗个不休,无奈之下,也只能是恭谨地称颂了一声了事,至于心中到底作何感想么,那就只有他自己才晓得了的。

“今、明两年内,朝务之重心尽在改制一事上,卿等当各自谨慎行事,务求万全。”

决心是下了,然则李恪明显还是有些不甚放心,安抚了殷元之后,紧着又出言交待了群臣们一句道。

“陛下圣明,臣等遵旨!”

李恪金口这么一开,诸般臣工们不管心中到底是作何想法,却也无人敢在此际造次,都只能是紧着称颂上一番。

“散朝!”

李恪也算是杀伐果决之人,事既议定,也没再多言啰唣,紧着便起了身,径直往后殿去了,一见及此,侍立在侧的内侍监何欢自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忙不迭地嚷了一嗓子,紧追着李恪的身后,也跟着进后殿去了。

“陈大人,请留步!”

李恪这么一离开,今日的早朝便算是告了个终了,诸般臣工们也自不敢再在这太极殿里多呆,三三两两地便往殿外行了去,*也自不例外,正与李恒等亲近朝臣们一边说笑着,一边向外行了去,却不料人都还没走到殿门处呢,就听背后传来了一声招呼,循声望去,来者赫然是内侍监何欢。

“何公公有事么?”

这一见赶来的人是何欢,*立马便猜到一准是李恪有请,不过么,却并未出言点破,仅仅只是客气地一拱手,语调淡然地发问了一句道。

“陛下口谕,请陈大人即刻到两仪殿御书房一行。”

何欢可不敢大模大样地受了*的礼数,忙不迭地便后撤了小半步,而后方才一本正经地宣了李恪的口谕。

“微臣遵旨。”

尽管口谕里不曾有甚旁的交待,可*却是敏锐地意识到李恪或许对改制一事还是有些个放心不下,眉头自不免便是微微一皱,可也没甚旁的表示,恭谨地谢恩之余,紧着便往两仪殿方向赶了去……

“微臣叩见陛下。”

*赶到了两仪殿的御书房之际,李恪早已端坐在了龙案后头,神情相当之复杂,既有兴奋也有紧张,更有着一丝淡淡的忧虑,显然是在思索着改制一事之成败,一见及此,*的眉头也自不由地便是一挑,但却不敢失了礼数,紧着便抢上了前去,规规矩矩地便是一个大礼参拜不迭。

“免了罢。”

见得*已到,李恪脸上的复杂神色立马便被和煦的笑容所取代,叫起的声音也自温和得很。

“谢陛下隆恩。”

尽管李恪掩饰得很好,可*还是能察觉到其心中的忧虑与紧张,然则*却并不打算再就改制一事多说些甚,此无他,该说的、能说的其实早就说得透彻无比了,眼下所差的不过就是将规划转变成事实罢了,说得再多,也比不得做出来的成果来得直接,既如此,又何必再去费那么些唇舌。

“子明啊,朕若是没记错,你家闺女妍儿与起居郎(从六品上)骆宾王定婚已有三年余了罢,算年岁,妍儿也已是十八了,是到了该出阁的时候了,依朕看,不若就大办上一回好了。”

出乎*的预料之外,李恪并未谈起政体改制一事,反倒是关心起了陈妍的婚事来,自不免便令*为之一愣。

“陛下圣明,臣回去后便将此事办了去。”

一听李恪这般说法,*虽不免为之一愣,可很快便明了了李恪此言的真实用心之所在,无非是要借着此番婚事造势一番,彰显他李恪对*的重视与恩宠,以此来挽回去岁冷落*之影响,对此,*心中有数归有数,却断不会有甚异议的,没旁的,陈妍的婚事也确实该办了的,本来么,*便打算在去岁为其完婚的,只是因着观风江南给耽搁了,如今能腾出手来好生操办一下陈妍的婚事,也算是了了最后一桩儿女心思。

“嗯,如此便好,妍儿也是朕看着长大的,虽不是嫡出,却也不可轻忽了去,朕看便封其为南明县主好了。”

李恪既是有心要恩宠*一番,这会儿自是不吝重赏,一开口便要封陈妍为县主。

“陛下,此事实有僭越之嫌,请恕微臣不敢应也。”

自隋以来,帝女封公主,亲王女封郡主,而郡王女则封县主,若是汝南公主的亲女,别说封县主了,便是封郡主都属正常之事,问题是陈妍乃是芳儿所出,根本不够封为县主之资格,真要是就这么行了去,少不得又要惹来不少的闲话,对此,*自是不敢真应了下来。

“无妨,据朕所知,馨儿那丫头一向将妍儿视为己出,依此,便是封个郡主都不为过,区区县主而已,子明就不必推脱了。”

李恪很是豪气地一摆手,便已不容分说的口吻为此事下了个定论。

“陛下如此厚待,微臣感激不尽。”

这一听李恪都已将话说到了这般地步,*可就不好再推辞了,若不然,便有着矫情之嫌,再说了,自他回京以来虽是连出了两记重手,可毕竟已是离开中枢年余了的,终归还是须得造势上一番,也好彻底稳固一下自身之地位,一念及此,*也就没再谦让个不休,紧着便作出一派感激涕零状地叩谢了天恩。

“子明不必如此,且请起罢,朕回头便下了恩旨,若得暇,妍儿的婚礼,朕也是要去走上一趟的,沾上些喜庆之气也是好的么。”

李恪显然很是满意*这等感恩的表现,温言便嘉许了*一番。

“能到陛下如此厚爱,微臣三生之幸也,微臣,微臣……”

明知道李恪这等温言慰籍乃是帝王御下之惯用手段,可内里毕竟还是带着几分真情义的,对此,以*的观察力之敏锐,自是能看得个通透,心中的感激不是没有,却绝不像其所表现出来的那般激动。

“不说这个了,自贞观十年以来,朕可是没少受你子明之大恩,真要说恩,那朕欠你子明的可就多了,然,子明与朕本就是一体的,你我君臣间,又何须说甚谢与不谢的,子明只管放心办差,无论甚岔子,朕自担着便是了。”

李恪扯了一大通之后,最终还是绕回到了政体改革一事上,虽不曾明言心中的忧虑,可作出保证的本身就意味着李恪对此事还是有些个放心不下。

“陛下圣明,微臣自当效死以报!”

见得李恪说来说去,到底还是流露出了对政体改制一事的不放心,*心中也自无奈得很,但却并不打算再对改制一事多说些甚,概因此事已真无甚再可多说了的,再多的解释也抵不上用事实来说话罢,正因为此,*也就只是紧着表忠了一番了事……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