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冒牌昏君> 第727章 万事俱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27章 万事俱备

第七百二十七章 万事俱备

张由松一道福建,就频繁地召开了当地官员的会议,特别是郑成功家族集团的海上会议,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要对荷兰开战,解放台湾的目标,而且宣布,在台湾解救以后,将要使台湾开辟出来,成为一个省级单位,由郑成功来担任巡抚。[?]

郑成功一听,当然很是高兴!因为,他现在名义上市一个东南总督,其实上,却没有自己固定的地盘,只能挤压在福建巡抚的地盘上办公,因为皇帝给他东南总督的任务是发展工商业,保护海上的通道畅通,他和大明朝的漕督河督一样,都是专业官员,技术官员,不是地方的封疆大吏。这让他曾经很苦闷,绝对很没意思,是二等的官员,是皇帝对他老爹郑芝龙叛乱的报复,现在,他高兴了。

“哦,到时候,你担任东南总督的任务不变,多加衣个台湾巡抚!”张由松知道,既然要你人家努力干活儿,就得多多准备草料。

果然,郑成功欣喜若狂:“儿臣一定努力。不负父皇的期待!”

从此,张由松就驻扎在福建的泉州一带,还联系了锦衣卫,将这一带的锦衣卫扩充了力量,这时候的锦衣卫,主要就是一个情报机关,不是司法和逮捕机关,没有了往日权力超常的霸道,成为给皇帝权力的耳目延伸,只是耳目,皇帝不叫你乱动,你不能乱动。

三百多名锦衣卫的人员,被撒到了这一带,同时,由郑成功想方设法,在他的家族势力里,建立一个海上情报局,专门收集海外国家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的行动特点,规律,海上力量多寡等等。

一方面,张由松准备了情报部门,另一方面,也准备了海军战斗部队。

张由松深入到郑成功的家族部队中,挑选了人员,其中就有施琅,刘国轩等人,他任命施琅和刘国轩为左右先锋官,武职四品,参将,一下子就激发了所有郑家的官兵。

张由松由这两人负责,挑选其他官兵,并且组成了南北两个舰队,各有三十条战船等等。

在挑选的官兵里,张由松也进行了正式的任命,或者军衔上的提升,在巡视中,也不断的讲评,及时地给与奖励,将银子和军衔什么的花起来,几乎不当回事儿。

郑成功的东南总督的治理之下,却只有一个千人的海上巡逻部队的编制,张由松立刻就扩大了,给他四千人的编制,并且,将施琅刘国轩等人的八百多名官兵,编入御林军!

这一措施,在东南沿海的各部队中,掀起来轩然大波!

张由松宣布,施琅和刘国轩的部队,就是皇家水师,而且是海军部队,将来,要近一步组建新的部队,扩充到一万人,三个以上的独立舰队的!

这一消息,又让所有的东南沿海的军队,官员们,都吃了一惊。

没有人怀疑皇帝的居心,反正,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伟大英明的弘光皇帝说的话,谁还想怀疑啊?

刘国轩和施琅,都佩戴了特殊的象征着御林军官员的装饰,全部的八百余人得新的海军舰队,也开始加强了训练。每天,两员参将都早早地起来训练,并且,将两只舰队的官兵和操作舰船的技巧进行比较,每每的都进行比赛,增强了对抗性竞争力。

张由松在泉州城内住了下来,根本不提回北京的事情,并且,不断地截留江南的财政,或者是东南总督的商业税收,用于新的海军舰队的建设。

张由松最关心的是收复台湾,也在担心着郑家势力的过于膨胀,之前的郑芝龙的叛乱,倒不说了,朝廷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现在,这个叛乱割据的根子还在,务必顺势而为,给与铲除。

张由松这一招,等于将郑成功的家族势力,逐步地改变,编制成大明的国家军队,是一种高明的手段。

新式的海军官兵,全部成为御林军,这还不算,张由松又亲自设计了大明海军的装束规则。

这只海军,被称为大明海军第一舰队,而且是皇家第一海军。

海军的司令官居然是大明的皇帝,皇帝自封为三品副将,直接统帅海军。

张由松对于海军舰队的训练极为关注,而且,对官兵的生活极为关怀,确定了他们的皇家海军的编制以后,提升了标准,使之的军饷提升了两倍,还在泉州建立了专门的军港。

精心训练了几个月以后,张由松又召集了施琅和刘国轩,询问他们有什么问题,这样的大型商讨会是经常召开的,本来是例行会议,可是,会议以后,张由松宣布,扩展冲军队!

从东南沿海一带,招募了两千水军,加入到了皇家海军舰队中,并且,给两名训练的军官是施琅和刘国轩,提升了军衔,都晋升为副将,副将,在明朝的军官体系中,仅次于总督,提督,总兵,相当于副总兵。可是,明朝的总督不常设,提督更少见,一省的军队总指挥官往往就是一个总兵,或者几个总兵,所以,副将的军衔相当不低了。

三千人的舰队,人数上有了,可是,武器装备上,还是原来的,所以,张由松立刻要求,打造新的战船。

这时候的战船,在张由松的要求下,采取了全新的模式,即,利用已经发明的蒸汽机,制造了风帆和蒸汽机的混合动力船,也就是,在平时,可以使用风帆,一旦需要,就使用蒸汽机动力,蒸汽机的动力显然比风帆要快的多了。

明军在泉州驻扎下来,还调集了数千陆军,保护在军事基地。这里开工建造大船。张由松亲自上造船厂里监督,还将南京等地的军工企业的技术人员也大量地调集到这里进行技术指导,进行技术攻关,按照自己的要求进行整合。

战船当然制造得越是坚固越好,吨位越大越好,在纯粹利用风帆的时候,太大的船只当然也有许多的弊端,可是现在就不同了。

新建造的战船有二十艘,其中,建造了三千吨的巡洋舰十艘,这当然是巨大的变革,是中国造船工业的大发展。

其实建造大船,中国早就有之,郑和下西洋的时候,那些宝船不是长数十丈了嘛?

这里的技术问题,主要就是在战船上加装了铁肋!

所以铁肋。就是在船的两侧及前面应战处,吃水线以上,加装了包铁。

一切的建造,都在有条不紊的过程中,张由松视察监督,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完工,八个月以后,全部的新式战船都打造成功。

在武器系统上,除了安装在船体上可以遮掩的大炮以外,更在甲板上安装了数十个迫击炮的炮位,这些炮位是不需要特别安置的,只是因为舰船上容易起风,担心颠簸使迫击炮滑倒等等。

新式战船到位以后,立刻交付了皇家海军舰队使用,三千官兵使用崭新的二十艘大战船,旧有的数十艘战船,使海军的实力迅速膨胀。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