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冒牌昏君> 第693章 后续战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93章 后续战斗

第六百九十三章后续战斗

清军的袭击部队惨遭暗算,死伤大半,战地上,遗留的尸体,惨不忍睹。那个聪明的佐领大人,受重伤倒在地上,眼睁睁的看着明军继续屠杀自己的士兵,只有气愤再气愤,愤怒到了极点,只有拔刀自裁决!

这一场战斗,比较特殊,其余的还发生过几次,都是明军一见敌人就轰击,使清军根本不敢近前,几次经历以后,清军知道自己不是明军对手,如何袭击也不行,只有郁闷地撤退了。

张由松在辽阳城里,先把那个团长叫去,劈头盖脑地臭骂了一顿,指责他大量地消耗了弹药,几乎消耗了一个运输量的三成,是犯罪,该`杀头,吓得他噗通一声跪了,浑身颤抖,哭得可怜。然后,才准许他起来:“看在你还能够运用武器,保护军火和自己的份上,还能够歼灭清军的份上,还有些狐聪鬼智的份上,朕奖赏你白银千两,晋升军衔一级,去吧!”

“啊?”团长震撼得连眼泪都不顾擦啊。

“有过必惩,有功当赏,朕赏罚分明,不会埋没你的,总得出说来,你小子干的还算不错,最大的问题没有出!行啊。好好锻炼,还是有前途的!”张由松先踢了一脚,再拍拍他的小脸蛋儿子,那效果别提多棒了。

“小人多谢皇上恩赏!”又哭了,这回是真的惊喜。

武器的先进性,使明军保持了绝对的优势,最普通的运输部队,都锻炼成为一支可战之师。

两天以后,捷报频频传来,明军主力围攻沈阳,清军坚守,阿济格死战,率领清军主力一万八千余人坚守,结果,被明军大炮轰得死伤遍地。明军采用了典型的战术,迫击炮压制,飞雷炮近身猛轰,步兵的步枪子弹攒击,使清军根本无力招架,在飞雷炮轰开了城门以后,明军蜂拥而入,迅速占领了大片的地区,而城市的周围,又有明军事先布置的拦截网,清军知道不能逃遁,也只有死战,两个时辰,四个小时以后,战斗结束,清军被全部歼灭,清军主将阿济格自杀,其余部将纷纷自杀,残余的伤兵一千余人被俘。

这是礼尚往来上最后一支清军主力的覆没,也是满族士兵为主体的部队的彻底崩溃,清军八旗劲旅到此,基本上终结了。

抚顺关也传来了消息,明军袭击部队轻松地破关而入,将清军驻守的千余人部队歼灭。因为清军顽抗到底,明军也毫不留情,清军绝望之下,集体自焚,战况空前惨烈。

清军成建制的部队当然被消灭了,可是,散落的部队还有很多,零零星星的,有的已经潜逃回家,恢复了和平居民的模样。

明军巩固了在沈阳抚顺的胜利以后,整顿了一个月,继续收缴散落的清军武器,清查人员,并且,做出了一个残酷的,也是一劳永逸的方案,将所有可以见到的满清人员,包括百姓等等,都抓获起来,押运到了中原及南方,要和汉族混杂居住在一起,并且保证通婚关系,强制使满族融合到汉族中来。

这是民族强制,强迫性地同化,但是想想,历史上的满清,难道没有使用这种残暴的手段吗?留发不留头,何其野蛮?相比之下,张由松只是用汉族的百姓来稀释淹没满族人而已。通婚的时候,你不能族内自婚姻,必须和汉族通婚,但是,想和谁家通婚,那是你的自由,所以,还是作为民户来对待的,不是奴隶级别。

沈阳叫做盛京,是满清帝国开始的巢穴,这里,曾经战败的明军死伤了十数万人,汉族人的软弱和无能,引起了张由松的警惕,他在此建立了一个丧乱碑,铭刻了沈阳一带沦为叛乱地方政权核心的悲惨经历,并且告诫汉族和所有的中华民族,要自立自强,必须重视武备,时时刻刻都要走在世界的前列。否则,武器落后,就要挨打!武器装备的先进性,才是国家尊严的硬道理。

张由松亲自带领人马,巡视了满足的地带,带领官兵,围剿不肯投降,不肯就范的清国力量残余,反正这是战场,你不肯投降的,一律以强力说话,或者战斗,或者抓获,直到结束。

大量的满族百姓被抓到了,源源不断地押解到了关内,张由松交代,不许虐待满族百姓和战俘,否则,就以军纪严惩不怠。

还有数次大战发生,清军还有数百人一股的集团在活动,因为都是游骑兵,速度很快,很难以捕捉,所以,清军还能够有一定的活动余地。

尽管到了五黄六月,中原地带的小麦成熟,庄稼活儿非常繁重,张由松还是调集了更多的兵力,都是预备役兵员等,到东北地区,还将安南军全部调集去,使东北的明军主力达到了惊人的三十万,分成几个军团,四出兜捕清人,采用鬼子时代的分进合击,长途奔袭,铁篦梳离等战术,将残余的清人大量地捕获,然后押解而走。

明军的粮食给养等非常困难,一面从关内运输,一面掠夺性地采取,关外的庄稼已经种植下了,收成还不到,就被许多割用了,而清军入关以后的几年里,关外人口减少到了极点儿,荒凉得很,于是,野兽什么的很多,鹿群遍地,就成为明军狩猎的目标,明军克服了许多困难,四处扩张,其中两支,各五千人的部队,东向朝鲜边境移动,派遣人员,渡过了鸭绿江,向朝鲜国人表明了灭清的战果,要求朝鲜国王脱离此前的对清称臣的策略,同明朝重结旧好。

在鸭绿江边,有大股的清军在,还有上万的满族百姓,进行了顽抗,被明军两路夹击,大杀一阵,参战的士兵和青壮年大部战死,其余的老弱病残被俘获,押解到了沈阳。

张由松还带军到了萨尔浒,在那里寻找并收集了战役中死难的明军尸骨,建立了战死者碑,建立了英雄纪念馆,举行了盛大的追悼会,祈祷这些英灵能够重返人间。这里面,有一个著名的战将,大刀刘铤,是个大能人,手持一百多斤的大砍刀,骁勇善战,可惜,被清军袭击战死了,他的大刀,一直在山海关上放着,以供后人瞻仰。

张由松专门立了一座大刀刘的寺庙,供奉他,使人画了他的相貌,并且塑造了金身,封赏他为英烈王。并寻找其家后人,以伯爵位永远世袭。

明军继续追逐清军的残余,终于捕获了不少的清军重要将领和文臣,许多家伙知道自己责任重大,都自杀了,捕获的是尸体,但是,死要见尸,这是皇帝的意思,反正,要将叛乱政府,民族分裂势力犁廷**穴,不使有任何残余。

清朝大臣刚林被俘,很矫情地要绝食自杀,被一番训斥,很无奈地做了战俘南下了,还有几个文官,先后被俘,更有一些武将也被俘。在明军的重大打击之下,清军残余没有了任何抗击能力。

最后,是一个特殊人物的被俘,很偶然地在一次远程打击中,袭击了一大片满族百姓的居住地,俘获了不少人,其中有一人神情特别紧张,引起了明军官兵的注意,于是清查再清查,终于被其他的清军战俘确认,他是范文程。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