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冒牌昏君> 第449章 安抚众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9章 安抚众人

第四百四十九章 安抚众人

陈子龙也很感慨,先将众人搀扶起来,按回了座位上,自然就回忆起了当年作为一个知县的作为:“唉,如果某真的能为封疆大吏,自然会将我大明的万里江山,打点儿条理分明,百姓安居乐业!可惜啊,可惜啊!”

“陈先生,陈大人,您说的极是,当今皇上,实在不是一个好皇上!”书生忽然接话道。

“啊?”大家吓了一跳,这么明目张胆地背后攻击皇帝的话,谁敢乱说,大不敬之罪,是要抄家灭族的。

陈子龙立刻伸手,严厉地做出了动作,制止了白书生的话:“打住,兄弟,莫议朝政!我等自然应该有人臣之礼!莫要有非分之言!”

这边,海大富紧张地看着张由松,一双眼睛里已经恶毒起来,那一双手,青筋暴跳,似乎跃跃欲试,要起来抓人了。

张由松阻止了他:“陈大人,幸会幸会,在下孤陋寡闻,实在不知道大人就是陈大人,刚才多有失礼,还望您海涵,不过,天高皇帝远,皇帝老子又不在这儿,我们舆论一番,何必惧怕?”

“就是嘛,就是嘛!我们在这儿乱说,只有清风江水,朝阳初辉,谁又管他个王八朝廷,如何无耻无能地欺负百姓?”书生白门义愤填膺地说。

陈子龙严厉地瞪了白门一眼:“贤弟,如果你这样激愤,攻击朝廷,则请宽恕愚兄,愚兄不能赞同你,也要劝告你,切莫胡作非为,胡言乱语,朝廷固然有千般不是,万种不妥,终究是我华夏国家的,总比那屈服投降的汉奸们更强些吧?只是才具不足,或者天命如此,我等又能埋怨谁人?读书人要慎于言行,愚兄提醒贤弟,以后莫要张狂,免得日后生出无穷是非,害你害人!”

“哦,小弟知错了!”白书生突然改了笑容,笑嘻嘻地:“以后,兄弟再也不会了,不过,今天一席话才知道,陈大人不仅忧国忧民,还能委曲求全,为朝廷考虑,实在是真正的人才啊。如此人才弃用,真是朝廷的罪过,哦,不不,是朝廷中的大臣的不是了。”

说话间,又有新菜上来,虽然只是简单的鱼,却种类不同,添加些佐料不同,何有风味。大家因为有陈子龙在,都兴高采烈,亲热如一家。

张由松一面吃菜,一面问:“兄弟是经商的,久在南京过往,也知道南京形势,巨大变化,当今的圣上,还是励精图治的,怎么在兄台眼里,如此不屑呢?”

“励精图治?恐怕只在后宫里励精图治吧?”陈子龙冷声哼道,随即,有告罪:“罢了罢了,愚兄又失言了,罪过!”

海大富不服:“喂,姓陈的,你也太不长眼睛了吧?难道当今的皇帝真的那么不屑?岂不是胡说八道?睁着眼睛说瞎话。”

因为陈子龙的威望太高,所以大家都用吃人的眼光盯着海大富,搞得这么一个武功高手,居然忐忑不安。触犯众怒了。

“当今皇上,确实不错,哼,于我等何干?”那精瘦老头子冷笑道:“豁免捐租,对土头财主好,偏偏本人家里只有三二十亩地,也不多些什么,而皇上重惩商家,导致我等机房利头大减少,去年至于今年,不过半年,已经减少三千余两银子了!”

张由松奇怪:“哦哦,老爷子,皇上什么时候惩治商家啊?皇上是重商的,重一切实业的,鼓励生产嘛!”

老头子见张由松问起,就讲。

原来这么回事儿!

张由松在南京迫使那些商人和官员什么的去皇宫中看戏,而背地里强制他们缴纳“奖赏”,相当于高额的入场券,基本上,每一个商人,都被坑了万两以上。因此,他短期内聚集了大量的金钱。江南等地,商业和工场手工业还没有明确地分工,许多商人,本身就是工场的场主,所以,进皇宫看歌舞表演被刮了油以后,不少的商人资金周转都不太灵便,还有的行商,无法凑集足够的资本购买原料,布匹等,这是下游的购买力经营渠道受到了影响,因此,开机房的也受影响了,所谓订单不足嘛。

明时的万两银子,相当不少,是重金。

“原来如此!”张由松笑道:“皇上聚集金银,为的就是筹集军费,豁免百姓的皇粮国税,这不,朝廷一面北上平定叛乱,和满清贼军开战,消耗繁杂,却能够不加百姓负担,难道不对?固然商业受累,可是,只要众百姓安居乐业,大明就不会倒的。相反,如果商人重利,家财万贯,百姓亿万人口,没有立锥之地,又无法糊口求生,这国家,才是最差的。所以呀,诸位站在机房的和商人的立场考虑,原也有理,但是,毕竟格局气度小了些啦!”

“你,你?你怎么站在贪污官吏那边讲话?什么皇上聚集金银为军费,扯吧,一定是贪官污吏们假借名目捣乱!”机房主说。

“这就是情况么,何来替谁讲话?”张由松笑道:“贪婪官员是不少,可是,这是皇上的作为,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就是大臣们,也各捐献数万甚至数十万两银子呢,如果没有银子,又何来我大明的北伐事业?”

张由松当然不高兴,尼玛,当着爷的面打脸啊。

“你怎么知道?”机房主问。

“我怎么不知道?嘿嘿嘿。天下的人都知道,只要到过南京的,无不知道,皇上是为了百姓,否则,如果北伐军兴。必然大举征收赋税,今年征收了没有?恐怕没有吧?不仅没有征收,反而豁免了许多百姓的钱粮,这就是功效,诸位不能局限于一隅,妄加指责朝政,如果诸位担任朝政,恐怕才是稀里糊涂的官员呢!”张由松有些看不起这个机房主。

大家愣了一会儿,都开始点头,就是这个机房主也笑了:“这样说来,也有理,确实,小老儿的机房受损,自然不高兴,嘿嘿,还是这位大爷见识高明,境界大,请问,贵姓啊?做的什么生意?”

张由松报了姓名,自然是黄由松,又说了一会儿话。

陈子龙道:“这位兄台,刚才一直说北伐北伐,什么北伐啊?”

大家都愣了,看着他,就是那白姓的书生,也摇头:“陈大人,就是我大明京军从南京出发,攻杨州,破淮安,直捣开封洛阳,又战济南,大败叛乱的北藩和满清靼子啊。”

“真的假的?”陈子龙豁地跳了起来。

“当然是真的啦!”书生道。

“如此情况,愚兄实在不知啊,有谁知道详细,说与我听?”陈子龙急不可待地问。

那白面书生,放了筷子,简明扼要地讲述了情况:“虽然说我朝皇帝有种种劣迹,可是,宏才大略,赫赫武功上,并不让人!”

“啊呀!啊呀!啊呀!”陈子龙跌足叹息,完全失去了常态。

“老爷,您没事儿吧?”几个家丁,两位红衣少女急忙上前慰问。

“没事儿!没事儿,本官几个月避居山野,想不到朝中发生如此大事,我皇居然如此厉害,哈哈哈哈,此所谓,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皇上即位之初,毫无作为,仁人志士,个个沮丧,原来,皇上是示弱于人,暗藏玄机啊!果然是圣明,。圣明呐!”陈子龙不停地鼓掌赞叹。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