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冒牌昏君> 第441章 苏州遇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1章 苏州遇袭

第四百四十一章 苏州遇袭

二月中旬,张由松就从南京誓师出发了,这一次的出兵,显得相当低调,兵力也相当少,只有精锐部队五千,加上自己的御林军警卫队,六千挂零。

这样少的兵力出征,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北方,开封附近的战斗更加频繁,清军在大败之余,不敢强争,却能反复试探,期间双方各有胜负,而满清军正在源源不断地调集着,摄政王多尔衮,确实正从山西大同城外的保卫军营中,返回了北京城,据说,正在紧锣密鼓,筹备兵力,策划战略,据说,满清朝廷已经将偷袭俘获的明军大炮弄到了北京城,学习制造,又大汉奸洪承畴全权负责。清军的武器装备正在升级之中。多尔衮已经明诏,在四月份,南下开封,要将明军驱赶走。

张由松一面明令黄得功等人,加紧训练部队,建筑堡垒,挖掘长壕陷阱,加固河防,一面要求前线加紧铸造飞雷炮,炸药包等,还吩咐各地,陆续调集些新训练的官兵,往河南前线运送,增援北线,稳定河南,成为当时一切问题的核心,如果河南有变,则满清军犹如庐山瀑布,倾泻而下,则明朝的国势,将岌岌可危。

巩固河南前线,使明朝的国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所以,扫**南方的各地叛乱势力,显得力不从心了。

部队出发时,内阁等官员都来送行,大家是紧张的。直到了需要分别的城外三十里长亭,史可法依然担忧地询问:“皇上,能否将大军先驻扎到常州,等候臣等招集更多的兵马,增援皇上?”

徐允爵坚决要求辞职,自己跟随皇帝冲锋陷阵:“臣就是死在阵上,也是值得的,皇上亲临前线,冒弓矢枪弹,却让臣的坐守京城,臣等惭愧至极。”

在表达忠心耿耿的情怀以后,每一个大臣都表示了担忧,六千兵力,就想扫**大明的数省数十万敌军?这也太超乎寻常了吧?

从兵力上看,确实是这样单薄,因为根据情报,在浙江杭州的鲁王,已经增加到十万人,其中含有马士英和阮大铖军的死硬派,四五千死硬派,经过扩充以后,已经增加到了一万**千人,而且,马士英又从浙江沿海招安了三千余名海匪,都是狡诈凶残的老手,编制为水师,在浙江的其他地方,又招安了四五千名各种各样的山贼匪徒,编制为忠孝军,还将监狱里的犯人,无论什么罪行,都释放了出来,编制为敢死军。可以说,这样的军队实力,是很强的,远比普通百姓组成的新军要强悍。

三王之间,实现了联合,现在的福建,由唐王主导,这是名义,他已经招募了五万余人,并且,著名的大海匪,现在的福建地面的南安公郑芝龙,也团结在他的麾下,经过动员和编组,郑芝龙集团,拥有了海军水师四万,陆军八万的庞大兵力,而两广一带,桂王的兵力也相当强大,他将王邸迁移到了广州,在那儿,还有几个大明宗室的王爷,也跟随着他造反,据说,那些王爷,总共有四个,张由松都不愿意去记得了。因为马士英和阮大铖的政治煽动,造谣中伤,许多南方明朝地方官员,都信以为真,认为现在的皇帝是假的。他们几乎一边倒地支持了本地的王爷们。当然,王爷们给他们开的投靠价钱,也实在太高了,一听就让人眼热心跳。

大约二十万以上的兵力,还有部分水师,两广方面和福建的情况相当,都以原来的地方官员和军方势力为根基,军队的指挥系统是完善的,只需要用百姓青壮年来填充空格,一支支的军队就膨胀起来,应运而生。

庞领奎的军队,抽调出五千精锐给皇帝,自己带领五千人,加上南京平叛中表现优异的一些民兵勤王部队,对那些战俘兵,都进行了改造,最终,凑集了一万五千人,分为三十个营,西调马鞍山,芜湖,安庆等地,分别驻扎,以保护南京的上游安全,防范左良玉部的觊觎。

皇帝的兵力异常紧张,却又不能大规模地征召百姓,马上就是三月,江南农村需要大量的劳力管理农田,民以食为天,如果耽误了粮食生产,也是一道危险的红线。

两万多勤王军的随同作战,被张由松拒绝了,他担心的是,这些新编制的百姓,根本没有一点儿的军事素养,在战斗中,敲打锣鼓还可以,要真的上阵杀人,那是技术活儿,不是普通人都能干的,很多时候,乌合之众更是负担。

综合情况以后,张由松出师南下,从南京城一路曲折,先到了常州,汇合了当地的官员,集结了五百名部队,搞到了一些粮食,还带了一些运输的百姓,部队继续前进。

张由松很着急,因为敌人兵力虽然很多,却是新兵为主,就算一些匪徒,也是刚集结起来,没有进行大规模的集团训练,军纪什么的都差,一个军队的整体战斗力还未形成,这时候进攻,才是最佳时机,一旦拖延不绝,给了敌人机会,训练半年几个月的,将成为官军的强大对手。

还有一个问题,更是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张由松的头上,北线随时爆发大战,必须尽快结束南线战斗,还有,只有结束了南线的战斗,越快越好,才能避免西线的左良玉军,有反叛的条件。

无锡,苏州,这是第二站,可惜,在这里,就遭遇了狙击。

战斗相当激烈,从前面正行军的路上,忽然冲出了无数的敌人,百姓打扮,在砍起官军的时候,却心狠手辣,相当娴熟的技术,正在前面侦察前进的一个排的官军,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这其实是一个好现象。

张由松得到了锦衣卫侦探的提醒,知道鲁王等浙江军的前锋势力,已经渗透到了江苏南部,所以,行军中,格外小心,在影视剧里,有太多的伏击歼灭的战例了。就是闭着眼睛,都能从《三国演义》和抗日战争的故事里找到血淋淋的战斗场面。

张由松的重视侦察,让埋伏的敌军确实很苦恼,在忍无可忍的情况跳出来,发动了战斗。

那些侦察员,都得到了张由松的反复叮嘱,利用抗日战争中的正面戏剧化经验,张由松培养出了一批得力的侦察兵。

这些侦察兵,虽然武力值一般,可是,敏感值极大,鼻子灵得出奇,还能够伪装成商人,小民,往前渗透,结果,把所有埋伏者的位置和大致人数,都摸着了。

没有来得及报警,敌人也发现了不对,那些埋伏着的敌人,是被马士英招安的土匪,从浙江流窜到了这儿,一千余人,是能征惯战的老手,单兵的素质极佳。

张由松的后续部队立刻出发,步兵和步枪兵,炮兵等默契配合,成为一个特混战队。还有少量的骑兵,也是军刀和步枪并重的超级部队。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