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冒牌昏君> 第398章 沿河堡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8章 沿河堡垒

第三百九十八章 沿河堡垒

大明军队迅速地站稳脚跟,将城池修缮一新,保证了坚固的防御性,五万军队轮流训练,以骑兵御林军的官兵为教官,进行督导,就是原叛乱军中的一些老兵,也都被邀请挑选出来,担任教官,许多原叛军的军官,只要被士兵反映没有大罪恶的,都可以任用。坚持宽严相济的政策,部队的编制和训练迅速进入了正规。

以一万军队为一个师,分驻扎城墙的四境,其余一万人,分成四个团,驻守在城中的某处,长期战乱,使居民减少,那儿原是叛乱军的军营,现在,是大明河南开封军的总预备队。

开封城中,又任命了新的官员,还实行了军管制度,加强军事控制等等。

开封城地处豫东风沙之地的威胁之下,风光什么的并不好,百姓也不是多富裕,又因为大运河的改变,开封失去了中原水陆交通枢纽地位,已经相当衰落于自己的鼎盛时期。所以,张由松也没有想着去弄多少银子肥自己,这和扬州情况不同。

依然是关心军队的性福生活,可是,时机还不成熟,张由松吩咐,将所有叛乱将军们的家属都收缴入官,成为官办的娱乐工具,就是被打击的官员之家,也享受同样待遇。

这一点儿,张由松始终坚持,同时,对叛乱军的将领家属和被打击官员之家,也没有任何愧疚的,战乱年代,你要投降敌人,卖国求荣,不惩罚你行吗?惩罚轻了,会行吗?

至于说犯罪的是政治罪,是卖国,可是,家眷们承担痛苦就对吗?

张由松是现代人,却对此深有认识,既然是敌人,不严厉惩罚,怎么能够震慑其他人?

大德不德!

正好,因为这一仗打得太快了。叛军许定国和李际遇等,包括他们的部下各军的军官什么,都没有时间去保护自己的家属,所以,大量的家属被俘。

战乱年代,军官的权威大增加,就开始利用,作威作福起来,象许定国这样的七十余岁的老家伙,居然还有新纳的美妾十几人!其他人,也有多人,就是叛军的百夫长,破连长似的,就敢有两三个,甚至更多。还偶,许多官员家,都养有歌舞班子的,也是变相的妾之预备队。

最令人解气的是,许定国的家属,一个都没有跑掉,连同的闺女媳妇孙子媳妇的孙女什么的在内,连同开封叛官等,仅仅是家属就拘捕了一千五百余人,其中有五百个女人,成为开封明军的娱乐工具。

至于叛乱军趁机兴风作浪逮捕的民间女子,一经查实询问,一律释放。

有歌舞,有军饷,有女人,这些官兵还能奢望什么呢?都一门心思,死心塌地地跟着张由松干了。

在叛军将领和官员的哭喊声中,在他们家属的抽泣声中,张由松毫不犹豫地以民族主义为分水岭,将那些家伙惩罚了。也最大限度地争取了支持。

这是战争年代的特殊性造成的。这一点儿上,没有人反对。

在开封,张由松还发布了许多的文告,派遣前叛乱军的一些士兵,前往各处寻找接触,也将自己派遣的锦衣卫士召集来,向各地传播消息。

开封城明军的辉煌胜利,对叛军将领和官员的惩罚,事无巨细,都传播了出去,要让各地的叛乱渣们想清楚,主动投降反正的,既往不咎,顽固不化的,坚决镇压,一旦战场上逮捕,绝对要处以极刑。

这是政治攻势,在无数的消息渠道打开以后,开封成为中原,也成为整个中国当时最重要的信息来源核心。

附近溃退的叛乱军,因为没有渡过黄河,或者老家在开封的官兵,被政治声威影响,纷纷反水,从躲藏的地方潜伏出来,向政府和皇帝军自首。

几天之内,又有三千余人的叛乱军,从黄河沿岸集中投降,加入了张由松军的序列。

张由松迅速在开封城取得了绝对优势地位,军心稳固,民心拥戴,大明朝的士气也极大提升,官兵百姓都认为,明朝可以很快地振兴了。

刚稳定这里,徐州来的明军侦察人员,已经赶到,一见形势如此之好,十分兴奋,张由松也很高兴,吩咐调集庞领奎军进驻开封,庞军精锐一万,迅速赶到,同时,将南京新运输的步枪和大炮等先进装备,加以分配利用。

张由松任命庞领奎为大明朝的河南省提督,负责全部省境内的军队,同时,以袁枢为参谋。叮嘱他,要吸取监管许定国不利的教训,多为庞领奎出谋划策。

袁枢听了,不禁感激,表示要为皇帝和大明捐献一生所有。

作为河南的逃官,不惩罚就相当不错了,现在还加任用,表示了皇帝的宽宏大度,识人之明,袁枢对皇帝敬佩不已。

越其杰继续担任河南省的巡抚,陈潜夫则留在皇帝身边,担任河南省事务的顾问,参政官,使原来的河南三大臣,都得到安置。

冬天时节,不事农业生产,许多百姓家贫穷困难的,张由松吩咐新任官员,都到百姓家去嘘寒问暖,拉近民心民情关系,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许多事情并非什么难事,治大国如烹小鲜,道理就是如此,意义是说,当政府的领导人,真是不需要多少天才智慧的,常人都可以做到。

剩余的问题是,向黄河以南的其他地区进军,特别是洛阳等名城,沿河的堡垒群。

洛阳是明朝新皇家的发祥地,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张由松派遣越其杰带领一万官兵,和庞领奎一万军,直趋洛阳,到了城下时,叛乱军已经畏惧如惊弓之鸟。稍加攻击,就迫使叛军逃跑,而狡猾的庞领奎以一千余骑兵埋伏在北面叛乱军潜逃的必经之地,结果,前后包围夹击,使八千余叛乱军尽被包围,不得不投降,于是,洛阳事平。

张由松自己,则发起了沿河岸堡垒的收复战斗,这一战斗,以后又成为官方鼓吹皇帝辉煌功勋的一个典型证据。

一万新军,千余精锐,张由松亲自带领,从开封城北上,直破黄河,然后,驻扎两千军队,其余人马,向西运动,将沿途的所有防河堡垒,全部加以攻占。

这里,是原明朝总兵官李际遇的防御驻扎之地,可惜,这家伙不等清兵渡河,就火速投降了。还在这里继续驻兵,成为他的根据地老巢。从开封败退以后,他死活不逃脱,号称是大清国的项羽,“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面对如此流氓,张由松亲自进攻,利用政治攻势和步枪大炮,对一连串的堡垒群进行了打击,叛乱军背河而战,基本上没有逃跑之路,抵抗也相当顽固,开始,明军付出了相当代价。

张由松急了,吩咐步兵不动,只以炸药包飞雷炮轰击,结果,一炮炮将敌人的堡垒端成了破烂。

成功地拿下了西线以后,张由松军又东出,沿着黄河进军,往东前出八十里,将所有的敌人堡垒都扫**干净。

大炮轰兮云飞扬,黄河沿岸敌魂丧,指点江山帝王意,血腥之地终膏梁

这是最后攻占了堡垒以后,张由松的参政官陈潜夫的诗词。

黄河沿岸堡垒群的收复,派遣兵力驻守,驱逐了叛军李际遇,使明朝的主要势力范围,又回复到了清军进攻前的基本对峙线。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