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冒牌昏君> 第392章 尖兵行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2章 尖兵行动

第三百九十二章 尖兵行动

徐州的剿匪行动,取得了巨大成功,先后将各地的土匪五千余人歼灭,还捕捉了战败以后潜伏起来的近八千名原叛乱军的官兵,在百姓们的支持下,鉴别了这些匪徒,将其罪恶很大的家伙,分别予以死刑,凌迟等酷刑,一共砍了五十多颗脑袋,加上战斗中击毙的,一共有一千三百余人,其余匪徒,都被转化成大明官兵,这样,数十天之内,明军实力大增。

此时,已经腊月中旬,对于继续北进还是返回南京,众官员将领议论纷纷,不相统一,但是最主流的意思是,应该返回南京,维持北方的稳定局面,至于打到哪里,不是问题。

张由松看着诸为将军,知道他们都没有做好和清军骑兵死战的准备,就是少数做好了准备的,也因为长期的军事行动,精疲力竭,想要休整。

张由松没有责怪大家,而是认同了大家的主张,以后十数天,就是春节,中国人习惯在春节里休闲下来,好好过几天安生的日子,这是心理承受习惯问题,张由松决定,将大军主力驻扎在徐州附近,一般不再有军事行动了。

不过,这时候,张由松自己,却已经上了瘾,整天骑马打仗,纵横驰骋,确实很有意思,尽管也因为骑马时间太久,造成**那根小红萝卜的功能都受到了局部影响,可总的说来,情况相当不错,他爱上了骑马,爱上了军队,尤其是在军队里,他有一种心游万仞,自由自在的感觉,也体会到了男人的铁马弓刀的野蛮气质。更为关键的是,他觉得,自己作为一个皇帝,在战乱年代,不能够为国家平贼,是一个不合格的皇帝。

他想要用自己的武力,来扫除国家的祸害。

他要用身体力行,铸造中华民族的新的铁血雄风。

他要用金戈铁马,让一个国家迅速安定下来。

“诸位,你们各驻精兵,安心训练,朕自有主张!”

为了安定士兵的军心,他想方设法,提高待遇,增强训练难度,为了避免官兵们太过寂寞而祸害百姓家的闺女媳妇,他还按照明朝时期的军营制度,恢复和扩大了女性的人数,这些人,许多都从扬州淮安等地招聘,而在围剿各地土匪的时候,凡是匪首的家属什么的,都充了公,还有,那些犯罪的官员,比如徐州的知府知州什么的,他们的家属,往往妻妾成群,这些,都成为明军官兵的娱乐工具。

这种做法严重背离现代文明,可是,在战乱时代,却是真实客观的。张由松痛恨近代小倭国对中国女性的残害,对朝鲜女性的残害,但是,也明白,战争年代,这些事情都无法避免,别说日本流氓野兽部队,就是中国内战期间,红军被迫长征以后,在红色根据地,国民党的所谓收复部队,都做了什么?现在已经有网络资料小规模披露了,残忍,异常残忍,许多地方男人杀光,女人……不说了。

现在又爆出,苏联军人如何在德国报复,美国和英国法国什么的在二战中也有类似的野蛮事情,云云。

要避免中华民族被人欺负,就应该改变民族的属性,不能是绵羊政策,而应该是狼虎策略。

张由松心潮澎湃,决心用军事力量来完成统一国家,扫灭一切对手的志愿,对于当时野蛮的屠城狂清军,他决定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将其痛加歼灭。

张由松决定,主力弹压,形成重大威胁,而以精锐部队,小规模战斗,消灭敌人的黄河以南的部队。主力不动,精锐轮战,可以使明军的战力,时刻保持着最佳状态。

很快,在过问了下南京运输前来的步枪武器,弹药,还有飞雷炮的炸药等等事情,并且,兴高采烈地补充了以后,张由松自己,再次带领自己的亲军出发了。

他觉得好玩儿。所以,千余人的骑兵,十几门飞雷炮,三百杆步枪,上万发子弹等等。他自己则担任北上先遣支队支队长。

皇帝失踪了一个时辰以后,三军元帅的黄得功才算知道,其他将领也有了消息。大家只能唉声叹气,文官王铎在内心世界里,已经将张由松的性格,等同于大明朝的那个正德皇帝。

明军东北方向,已经试探到了山东的济宁城,三千多步兵占领城市,多少是一种冒险,可是,一千余人三十余门的大炮,则是很厉害的说,所以,在西北方向,张由松自己,要担任主战的尖兵。

西北望,射天狼!

张由松意气风发地带着部队,从安徽西趋亳州,在那里,和当地的一个匪徒军队打了一仗,三千余人的匪军,被州县官员招安了,在战乱年代,这些人有异常灵活的活法,当藩镇军官投降叛乱时,他们跟随着,当明军返回时,他们又投降,完全是墙壁上的草。

匪徒军用人海战术拦截张由松的部队,密集的队列,想将一个冒牌的皇帝的御林军干掉,匪徒的老大,现在已经是官府的参军将军了,那是被推荐的,他狂吼一声,就匹马冲锋,挥舞着军刀冲锋,结果,背后的匪军蜂拥而来。

张由松没有感到恐惧,也没有感到无聊,麾下的官兵,更是感到滑稽可笑,结果,匪徒军冲到跟前时,一阵狂轰滥炸,一分钟内,就报销了百十多人,其中包括那个参军将军。

匪徒们一哄而散,想要逃跑,却被御林军的骑兵追得嗷嗷的,怎么都摆不多,于是,被砍了几个猪头,其余的都投降了。

在张由松西北来的时候,还有一个优势,刚从南京押运粮食弹药武器的原来河南省的三大主官,现在都被集中起来,来到了前线,为了当好向导,原河南省的巡抚越其杰,成为张由松的支队参谋长,那个袁枢,算个参谋,陈潜夫,也作助手,三人在河南地带干得久了,都很熟悉,闭着眼睛就能指出河南的风土人情,州县人口。

“皇上在此,御驾亲征,所有河南百姓,官员差人等等,立刻归顺!”

“凡是不能及时归属着,即为叛乱!我王师大军即将讨而伐之!”

“皇上有旨,河南省各地官员,只要能够忠诚老实,耿耿于大明的,官各本官,职守本职,不加废黜!”

越其杰不是一个合格的好大臣,否则,就应该想方设法控制住许定国那个二货,想方设法控制了李际遇,战乱年代,既然无法掌控军队,一个空壳的巡抚,完全是个傻瓜。

不过,这三个旧河南省的官员,名声还是很显赫的,他们一出面,许多地方官员都得买帐,不多时,整个亳州以北河南省境内的众多州县,都纷纷反正,回归到大明朝廷麾下。

张由松派遣了百十名士兵,协助三人,将那些俘获的匪徒军,迅速清理挑选出一些人,组成为官军,成为河南三大臣的部队,要他们一路向西北,宣传大明朝的军威。部队什么,越其杰有资格编制,招收,官员一类,也有资格任免,将其权限发挥到了最大。将那个老爹曾经当过大军统帅的袁枢,作为自己的参谋军官,直接协助。

张由松自己,却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朕要直插黄河岸边,扫**一切,背叛大明的邪恶势力,恢复此前的大明领地。”

张由松的计划并不离谱,本来,第一期北伐计划,就是要镇压各藩镇的叛乱,使明清两国的对峙线,北推回原来的黄河沿岸。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