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冒牌昏君> 第378章 徐州换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8章 徐州换帅

第三百七十八章 徐州换帅

淮安战役,明廷军队大获全胜,击溃叛军十万以上,俘获多多,并转化吸收了三万,壮大了自己的实力,接着,兵发北方,沿着运河线往北继续进攻,以黄得功为先锋军,庞领奎为左翼军,金声桓为右翼军,周遇祥策应三路,为总预备队,张由松自己,则和郑成功等人,以中军和后续部队,逐渐跟随。

很是顺利,部队到了徐州城,从淮安城败退回来的原明朝降将,总兵官大人,现在的清军副将李际遇,正驻守在城中,一听说明军大队赶到,慌忙逃窜。吓得连刚抢劫的金银珠宝和美女数百人,都没有来得及带走。

将所有缴获之物,发还城中百姓,明军进驻。

一路顺风,顺得不能再顺,各地潜伏的锦衣卫,也纷纷发来了消息,禀报清军的动向,多数讲,清军正规的满蒙八旗,都在黄河以北一带,根本没有南下,原来南下的豫亲王的部队,也向后撤退,没有任何南下迹象。

徐州城里,张由松集会诸将,商议事情,“诸位谈谈,清军的动向为什么会这样!”

在地图上作业,标志出了所有的清军集团的大致位置,确实,在黄河以南,包括山东一带,都没有清军真正的精锐,都是一些原明军投降的部队,据说,淮安战役前后,清军还一直不把明朝皇帝御驾亲征的北伐行动放在眼里,只是催促一些明军降将率部增援,后来感觉不对,这才将更老资格的明军降将孔有德派遣到了山东省的济南城,此为汉军八旗,属于百战老兵部队,但是,兵力并不多,只有六千余人,加上其他杂牌部队,也就两万五六千人,接着,清军一部,挺进济宁城,和徐州明军遥遥相对。

在河南,许定国等降将,驻守在开封洛阳。那个刘择清,在派遣的援军被击溃后,仓促地逃到了东海临沂一带,好象清军的豫亲王多铎,再次转进陕西和四川北部一带,已经和张献忠交火,并且,射杀了张献忠!

李自成的部队,和张由松派遣的使者见了面,李自成对明朝皇帝的招安策略相当震撼,又鄙视不已,但是,讨价还价了半天,基本接受了建议,在豫西和鄂北一带驻扎下来,暂时稳定了军心,也成为张由松明朝的西北屏障之一,张由松在进入淮安之前,公开颁发文告,派遣使者,到了那一带,敦促各府州县的官员和百姓,服从李自成的管辖,要他们同心同德,共同抵御满清军的入侵。

“福王欲与朕联合抗虏,朕甚为欣慰。”这是一封书信,是李闯王发给朱由崧的,在信中,落败的,投到了明朝卵翼之下的闯王,依然英气不改,居然大模大样地自称为朕,而将张由松正宗嫡传的皇帝贬低为福王。

张由松没有任何生气,他觉得,每一个朝代到了后期,权贵欺压百姓,被推翻都是必然的,李自成的崛起,不是悠然因素,就算明朝大乱,汉族有惨重命运,也不主要是李自成的问题,而是明朝行政系统的问题,所以,他心平气和地看了来信,又热情洋溢地回信,敦促李自成,要迅速巩固地盘,招兵买马,并注意提升部队的士气。

李自成如何想的,张由松不管,反正知道,他这个时候,自顾不暇,是没有精力找自己麻烦的,也许,他内心世界的感动,还不是一点儿两点儿。

左良玉的部队,也牢牢地在襄樊一带扎下根来,在张由松的督促下,才将部队的主力南下,调集到了汉口三镇,等于说,将襄樊等地再做让步,交给了李自成,这一点儿上,左良玉是不甘心也很愤怒的,但是,他畏惧了李自成,数次战败以后,他就不敢和李闯王交手了。让他撤退,他执行起来,也相当快。

张由松的北伐战争,没有任何后顾之忧,所以,一门心思地在想着,怎样拿下黄河以南的全部失地,如果能够恢复了沿黄河两岸的堡垒,坚固黄河防线,则局势就可以大大改变。第一期的北伐,可以算是成功了。

因为从未和真正的清军交手,张由松自己,也相当谨慎。

大家热烈地讨论,然后,都看着皇帝,希望他来拿主意。

张由松忽然疲倦了,他觉得,当一个大军统帅,真的没有意思,事情多得很,又得反复研究情报,考虑事情,自己是皇帝啊,是董事长啊,干吗老做总裁和总经理的活儿?那是专业人士做的事情,自己是皇帝,全面管理,也就相当于全面乱点头,实际什么也不管的好事儿,对!老子不管了!

在议论之中,张由松认真地倾听着,不时鼓励一番,也在认真地鉴别着大家的才能,特别是战略性的思想,他发现,几个将领们,打仗都很勇敢,都可以独当一面,而且,权位和名誉感都很强,几乎都是个好将才,不过,论起统帅之才说,则是黄得功更强一些,就算论资排辈,他的资历也比其他人更强,江北四重镇地说,相比之下,庞领奎,周遇祥等人,都是无名之辈,金声桓不过是左良玉手下的一个老兵,郑成功呢?嘿嘿,乳臭未干呢。

关键是,张由松的统帅的瘾已经过足了,觉得郁闷了,不想管了,有些屁事儿,他都得出面,真没意思,他最喜欢的就是统帅一支小部队,纵横驰骋,往来冲来,对,做一个骑兵将军!

等大家都讲完,再无话说,张由松笑嘻嘻地说:“我军必胜,清军必败,这是必然的结果,因为我军有众多的优势,敌军则有众多的劣势!”

张由松将这些条条框框都讲了,分析得相当透彻,让每一个将领们都兴高采烈,跃跃欲试:“对对,皇上说的对。”

“皇上,要不,您回南京休养吧,象这些败类们,根本不用您出面,末将等人,就把他们打了!”

“皇上,连日辛苦,且亲自上前线搏战,臣等甚为担忧,以后,恳请皇上保重。”

张由松对将领们的马屁,感到很受用,因为不少人老调重弹,鼓吹起了皇帝的丰功伟绩,特别是一千人的骑兵军,居然冲毁了敌人的上万军队,还扑灭了敌人一个军营,击败敌军数万人,这样的战功,就是在座的每一个将领们,都没有绝对的把握。

“好了好了,不要再自己人猛吹了,朕知道诸位将军们说的是真心诚意的话,也是敬爱朕,可是,朕要想跟诸位说一个事情,朕确实累了,想休息,至于回不回南京,那是一说,这大军统帅一职,一定要换人,因为,朕的经验不足,身体也很累。”

皇帝此言一出,引起了大家一阵**,没有人敢说什么,最后,张由松直接指定:“黄得功?朕以为,你的资历,足以担任大军统帅之职,不知你意下如何啊?”

黄得功是知道好歹的,尤其是皇帝统大军以来,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他自己早年的从军经历,在皇帝面前一比较,简直弱爆了,所以,他坚决不接。“皇上,臣才德微薄,不堪大任,恳请皇上收回成命,继续统率大军,不过,为皇帝龙体保养起见,可以将多多事情,委托微臣等!”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