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冒牌昏君> 第363章 议战淮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3章 议战淮阴

第三百六十三章 议战淮阴

张由松保证,自己这一辈子,绝对不会去碰那个童妃的,因为想起来她那半疯的模样都害怕,再说,她钟情的是之前的那个朱皇帝,自己是个冒牌货色,此朱非同彼朱。

不管如何真实想法,张由松都能够不动声色,将事情做得相当圆满结局,也化险为夷,将一桩丑陋的事情,变成了千古的佳话,此后,淮安城一带,一直流传着童妃娘娘如何苦等皇帝的故事,居然将数个月修改成了十八年,等同于那个历史上的十六国时期的王宝钏。

那个暴力娱乐并且杀人越货的老盗贼一直在淮安城里游行了好几天,使所有的淮安百姓们都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最后,这老家伙没有被处刑罚,完全是被千夫所指,痛骂死的。在官差的押解下,装在囚车里的他,受到了百姓们热情地招待,什么烂砖头瓦片儿啦,破歇烂木头,棍棒,脏水,把人家一桩猪头狗脑,当成了抹布,随意玩耍。

这里休闲了几天,那边,淮阴城的包围战则起了大变化,叛乱军的增援到了!

在淮阴城的西北面和东北面,分别有两支军队赶到了,一个是王之纲,原来是高杰的部将,现在,叛变投敌,成为可耻的满清走狗,带领一万三千精锐,背后,还有李际遇的八千余军队,李际遇也是南明封赏的总兵官,拥有麾下一万七千兵力,在黄河边缘一带,有数十个堡垒,就这,妈地人家豫亲王多铎只派遣几百骑兵过黄河,他就望风而降!八千余人是其前军,后续的正在赶来,在东北面,则是刘择清的两万兵马,在一个王雄辩的家伙率领下,扎下大营。

敌军四万来援,已经逼近北面,和明军的围城长壕军队对峙,局势非常严峻了。

张由松亲自赶到了北面,去巡视战地,只见北面密密麻麻的敌人,也不知道有多少,所有的具体兵力数目,只是在战后才知道的,现在还是未知数,所以,整个明军阵线的官兵都很紧张。

主要将领都参与了皇帝的军事会议,对未来的战斗,各抒己见,有人估计敌人有兵十万,有人估计,满清军的骑兵一定来了,正守候在某一点,等候时机来冲杀。

局势非常压抑,大家最担心的就是满清军的主力已经赶到,却悄悄地埋伏。

“敌情不明,大家都很担心,这是正确的。没关系,我们也有对策,只有派遣士兵,反复侦察,摸清敌人的虚实。”

张由松将满清军的骑兵速决战的特点讲了。重点讲了一片石之战,他连同知识记忆,带自己的添枝加叶的本领,讲得栩栩如生,也让每一个将领们都敬佩不已。

“皇上如何得知这么详细?”

“是啊,皇上,您讲的,又没有亲身经历,怎么知道?”

大家纷纷质疑。

“朕一向重视军事政治情报,扩大了锦衣卫的情报机关,秘密侦察到的许多情报,这一片石之战,是许多锦衣卫士兵在不同地方听到了不同的版本,最终总结到了朕这里的,以一石之战为典型,朕以为,清军的战斗力确实不错,但是,在我们这儿捞不到机会!”

将领们非常忧虑,淮阴大战迫在眉睫,敌情不明,正需要给将领们减压。

对于皇帝的情报,大家很是感兴趣,对于皇帝的判断,大家却又不敢苟同,表面上不敢说出来,脸上的表情却压抑不住。

“清军一般来说,不会亲自上阵,要先使叛军来攻,等叛军消耗得差不多,我军也疲惫不堪,他们的骑兵再突然袭击,一定可以重创我军,但是,这不过是一厢情愿。我军的实力,叛乱军根本无法正面对抗,叛军轻易失败,清军上来,总会有许多顾虑。即便来战,我军的庞大战斗炮兵,也可以将敌人大大击败!”

张由松鼓动了很久,大家总算有了点儿活跃气氛,其实,战前的紧张是必然的,几个大将都是凶悍强硬的人,并非怕死。

清军不战,援军扎营,估计是后队没有赶到,或者是对明朝官军的判断不明,也非常忌惮,所以,张由松面对此情景,要各将领决定下一步的决策。

依然是议论纷纷。

“好了好了。”张由松最后总结:“诸位分析得都很对,很好,各有道理,但是,朕以为,我们目前有两策,一是强攻,用精锐猛攻敌人据守的淮阴城,一旦淮阴城破,则敌人援军自然败退,那时我军追击之,可以获得大胜,或者,我军向后撤退,引诱敌人援军与刘良佐军合兵一处,那时,我军再次攻击两翼,将敌人统统包围起来。一举痛歼!”

皇帝的两个主意,成为会议的主题,大家商量了很久,还得等待皇帝的判断,最后闹得张由松都不高兴了,这么多将领啊,没有一点儿自己的意见还行?

但是,看看将领们的眼神是那么地崇拜,张由松的心情又开朗起来,不错,朕的情报,战略构思,战术指挥,武器装备什么的,无一不精通,他们谁还敢在朕的面前卖弄?

“好吧,朕决定了,取第二条,我军猛攻敌人的淮阴城,争取在一个时辰之内破掉城池,一举击溃了刘良佐军团,这样,我军就可以进退自如,以淮安和淮阴城为根据地,保证立于不败之地,无论叛军还是满清军前来,我们有城市据点,就可以保证安全。”

“好!皇上说得好!”庞领奎道。

“唉,我也算是久经考验的老兵了,可是,听了皇上的话,才茅塞顿开,以前只知道一味地使勇,现在才知道,作为大将,必须想得更多。”周遇祥钦佩。

“皇上精通兵情,才比卫青霍去病等千古名将,我等在皇上麾下,可以轻松得功了!”金声桓心悦诚服。

郑成功则将皇帝比作开国的太祖,“皇上对军情如此掌握,实在是我大明之福,官军之福,皇上之雄才大略,可比开国太祖。”

张由松对这些马屁,来者不拒,统统接受了,然后吩咐大家,都到淮阴城周围视察,找到敌人防御上的特点,便于大战时利用。

反复地侦察了敌人的城堡。只见淮阴城上,刘良佐的官兵严阵以待,但是,从其脸上的表情来看,相当虚弱恐怖。

“有了!”张由松忽然大笑道。

众将领在马山,都窥探着皇帝,不知道如何是好,敌人重兵压境的情况下,还能如此轻松自得?真是佩服。

这些将领们都不知道,他们的皇帝,并非是真的不惧怕战争,不怕死,而是已经死过一回了,穿越而来的命运,只有短短的几个月机会,怕了又怎样?怕到了极处,反而是冷静和冷酷。

“我军大胜之余,还没有好好利用这一笔财富呢,”张由松吩咐:“立刻将政工人员叫过来,展开对淮阴城的政治宣传和军事诱降!”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