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冒牌昏君> 第311章 忠臣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1章 忠臣榜

第三百一十一章 忠臣榜

现在,张由松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为什么在上一个世纪的三十年代,苏联会那么大规模地进行肃反运动,首先,间谍叛徒的大量存在,是真实的威胁,再次,通过这一运动,可以在全国造成间谍恐怖症,提高每一个人的间谍敏感度,大家人人说间谍,骂叛徒,就会形成一种巨大的社会思潮,正面形象的压迫力。至于代价,肯定要有,耽误生产了,冤案啦,去你个狗头金,什么事情没有两面性?总比让全社会的忠诚意识的长城崩溃更合算吧?

张由松自己都苦恼,老子是不是因为两个叛徒的捣乱,沮丧到草木皆兵的神经质地步?

对汉奸和叛徒的清算必须严厉,否则,你一个大明朝廷,表示出来的态度到底是什么?难道支持赞成甚至鼓励大臣们,将领们都去投降吗?

矫枉过正,也许就是真正的感触吧?

为了许定国和李际遇的叛徒案,至少两万多人被牵连进来,有人痛骂皇帝,也有人赞扬皇帝,痛骂的不少,几万人呢,赞扬的更多,上千万人呢,什么明君,什么果断啊,什么英雄啊。

忠奸泾渭分明,才能够振奋精神,打击叛乱匪徒的肆无忌惮,嚣张气焰。

在大明的朝庭,张由松吩咐,建造了几个雕塑。

一个是宋朝的岳飞,肌肉的民族英雄,一个是文天祥,精神的民族英雄,再一个是南宋大臣陆秀夫,也就是那个在广东崖山战败以后,背着皇帝投海自杀的那位,

然后呢,就是历来在对满清战争中死难的官员,这些官员的情况,张由松不是多清楚,所以,拜托了内阁诸位大臣代为整理,一下子列出了好多位,不过,以其中的最高级的官员为代表,那就是袁应泰。

袁应泰的名义,是大家推举出来的,因为他带领十数万大军在沈阳作战,失败以后牺牲。

这是个无能的家伙,张由松真心不欣赏,十几万人啊,尼玛白痴?满清军总共多少人?你们一个掐死一个,就能掐死他们全部了,如果三个换一个,满清的精锐也全部泡汤了!我考,笨蛋。

自己的憎恨好恶是一回事,服从需要又是一回事儿,老袁还是担当了这一死灵魂的荣誉,光荣地站在了大明皇宫里面,站在了武英殿的外面。

一场以批判汉奸为开头的运动,是破,接着就是立,要建立大明人们,特别是官员和将领的政治信仰。

每天,皇帝会亲自来和大臣们一起,然后呢,第一件事情不是三跪九拜的朝廷大礼节,而是对这几个民族英雄的顶礼膜拜。

张由松亲自领头,第一个磕头!

这一举动有着巨大的象征意义,皇帝给前代的臣子磕头,何其重大?张由松解释说,这些民族英雄们,无论生死,都已经成神啦。朕给神跪拜,有何不可?

皇帝一本正经地磕头,祈祷的样子,深深地震撼了许多人,史可法,刘宗周等人,都热泪盈眶。从内心世界里发出一声惊呼赞叹:皇帝真是个少有的英明皇帝啊。

最近的明朝事件中,因为捐躯的,和叛乱势力作斗争而死难的高杰,成为了当代忠诚的楷模。

张由松力排众议,吩咐将高杰的塑像作为第五尊神来景仰跪拜。

真的是跪拜。张由松每天,都是第一个先来,从岳飞开始,到高杰结束,毕恭毕敬的,三叩及拜!

皇帝那虔诚的样子,让所有的在场者都心情激动,无法压抑。自然,大家随后也开始享受这无比丰盛的,震撼和培养心灵的精神大餐。

实行自上而下的运动原则,所以,张由松刚这边开始,那边,就已经动员起地方干部来。

张由松的御用人马,是那些多余的中央官员,现在,这些人有用处了,节省下来一半的官员,去搞宣传,去搞监督。这些人,都很牛逼,很愉快。因为,他们是真正的大明钦差。

皇帝给他们的权限很小很小,完全不得干涉地方的内政事务,只是单纯地监督地方,进行政治学习,可是,这就够了,这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能够占用朝廷的编制,还能正正经经地做点儿事情,属于正能量,不亦乐乎?

专人监管的事情,就能落实,何况,还是刚做钦差,能把鸡毛都能当令箭的大能。所以,各地的政治学习相当完美。那些忠臣的雕塑,迅速完工,不管你象不象,反正,你得贴着一个标签,指着认可,这就是某某大人,比如,这就是鄂王爷岳飞。

尽管许多人张冠李戴,可是,全国百姓们那一阵阵崇拜英雄,尊重民族干城的热忱,还是感染了更多的人,所谓风气就是气氛,就是绝大多数人的趋向价值,意识观,这种社会共同价值,具有强大的约束力。

在形势上的营造,取得了相当成功,整个社会的舆论,一边倾倒。

别说乡野百姓,老弱病残,就是秦淮河上的青楼女子,流氓的嫖客,都知道崇拜民族英雄!

这也算是一项创举吧?

在秦淮河的两侧,一面是贡院,学子进步的门道,一面,是熙熙攘攘的青楼风月,明朝的社会风气之堕落腐朽,可见一斑,当然,张由松不是没意见,不是不痛心疾首,而是在等待机会,这时候,趁机玩了一个花招:“秦清,你专门派遣人手去,吩咐每一家的青楼门前,都必须竖立几个雕塑,将忠臣们树立起来,那几个奸臣,也跪着!”

“可是?好,皇爷!”秦清转脸就去布置了。

不多会儿,秦清又转回来了,“皇爷,这不太好吧?政令一出,秦淮河上的行会大老,立刻来见了老奴,说那地方竖立几个忠臣,也不太合适!”

张由松一想,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些孟浪,但是再一想,绝对不能放过那地方:“朕要举国的百姓,都得到教化熏陶,任何一地方,都不能有忠奸之分,道德感染,嗯,你们说的也有理,那好,就在秦淮河两头的路上,分别设立两个忠奸寺,所有到秦淮河上消费的人,都得先磕头拜了忠臣像,踢了奸臣像才能够进青楼享受,你去,派遣人盯着,凡是有嫖客不依规矩随意进出,不拜忠臣像的,立刻逮捕,按照通敌罪处理!”

“这?好!”

就因为大明皇帝的特别关照,在明朝的历史上,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

“华夏民族英雄们,小的给您磕头了!”

“岳王爷,小的给您磕头了!文爷爷,小的给您磕头了!”

很搞笑的情节,那些满脸春意的富豪嫖客们,本来是到秦淮河上风花雪月地点儿上娱乐来了,结果,变成了难受。

尼玛,这使干吗?

一个刚发了两句牢骚的富豪,顶多就是多饮了几杯马尿,结果,被周围潜藏着的便衣人员逮了个正着!“尼玛,敢咒骂民族英雄?这些民族英雄可是皇帝老爷子钦点的,你不是变着法子咒骂皇上吗?你欺君,你大逆!”

“啊?爷啊,我没有!”

“抓起来带走,先押入死牢!”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