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冒牌昏君> 第118章 致富之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8章 致富之端

第一卷" 宫廷盛宴" 第一百十八章?? 致富之端

“没了,万岁爷,真的没了,就这些啊!”张贵妃莞尔一笑,甜蜜地说。

“贵妃呀,你把朕当不当你的知心朋友啊,这些小事情,朕不过好奇,为什么不给朕多说说啊!”张由松很是不满。

“万岁爷,有些事情,您不能乱听的,其实,万岁爷呀,臣妾只是道听途说。”

张由松知道她一时失言才讲了出来,不愿意深讲,就笑了:“怎么是小尼姑啊?你进了皇宫就是当小尼姑啊?朕看不是呢,朕早就想梳拢你,是你自己不肯就范呢,要不是朕的皇宫里还有几个女人,你才把朕当成小和尚了呢!”

“嘻嘻!”张贵妃笑得极为开心,见其仆人已经出去,周围没人,忽然冲过来,将皇帝紧紧地抱住,吃了一口:“小和尚,本宫让你破破色戒!”

张由松想不到她这么开朗,在自己的家里,一切都熟悉了,就显示出了自己的本性,不禁喜悦,抱起她就转起了圈圈儿,她则幸福地抱紧了皇帝,将头埋在他的臂弯里。

谁也没有见着,张贵妃的娘也出去赴宴了,家里就这几个仆人,把她遗憾得不得了。可能是想到母亲和自己此前的生活,触景生情,竟然抹起泪来。

“哭什么啊,别哭了!爱妃,要不,你就在家里随便住吧,等什么时候高兴了再去宫中找朕,朕随时随地等候着你回家。”

“嗯!多谢万岁爷恩德!”想了半天,她拉住皇帝的手,“不,我要跟万岁爷回宫。”

“不见你娘了?”

“既然万岁爷这么喜欢私访,再一次还有机会的!”

“想通了就行!”

两人又在这儿满世界转了一圈儿,才离开。

回到了皇宫,张贵妃才说,“万岁爷,臣妾不是不想在家待着,实在是,与礼制不合,”

张由松在她的鼻头上捏了一把:“你骗谁啊,依朕看来,你就是被朕给迷住了,舍不得朕呢!”

“谁说呢!”她的脸顿时红得厉害,几乎无法自持,最后才承认:“含臣妾鼠妃,怎么说也比那些普通宫妃和宫人强吧?臣妾就不信,她们能博得万岁爷的宠爱,臣妾就不能!”

宫里的生活,规范而无聊,最大的亮点儿就是舒适,要多么舒适就有多舒适,但是,又处处充满了沉闷的气息,加上天气的炎热,让张由松感到很是郁闷。

张贵妃家一行,使他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财政方面上来,其实,早先就有这个构思,直到这次,他才被更深地震撼了。

“大明之财力,尽在私家!”

这是一个严重的事实,也是明朝国力严重被限制的一个因素,财富和土地的高度集中,固然有资本投资方面的可能性,有集约经营的未来发展趋势,但是,土地的垄断,造成了社会的严重对立,拍拍脑袋想下,张由松就能知道,明朝的衰落,不是别的,根子就是腐败!腐败表现在各个方面,在经济上就是社会基尼系数的,经济地位的差距,造成社会的分裂和断层,矛盾冲突的激化,造成了的内耗,自然无法凝聚国力,进行一切活动了。

以前的话,就是小打小闹,站稳脚跟,现在,从一件偶然的小事情上,促使了张由松转变观念。,向社会的更深处去着眼思索。

要摆平明朝的一切问题,自然是很难的,可是,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呢?腐败,腐败要从哪里率先着手呢?

张由松苦恼地皱紧了眉头,妈地,现在才知道,还是当小人物好啊,一人吃饱,全家不饥,或者一个小家的事情折腾好,老婆孩子热被窝,哪里还管那么多的狗屁闲事?不当家不知盐米贵!事非经过不知难。

思索了好久,张由松都没有头绪,只得将户部尚书黄道周请了来。黄道周在历史上,还是有相当正义名气的,据说,在明亡以后,坚持抵抗,最后战场失败,为国捐躯,是个响当当的硬汉,真正的民族脊梁,因此,张由松见了他,总有一种大可信赖的感觉。而且,这个人多次担任明朝地方官员,对朝廷的问题相当熟悉。更为重要的是,他数以百计不多的良心人士,既不是阉党和地方实力派马士英阮大铖一流,也不是史可法钱谦益一类,属于比较自由独立的官员。在谈论起国事的时候,就会坦诚些。

皇宫的中午,依然美丽,各种花草竞相吞吐着芬芳,令人心旷神怡,张由松在乾清宫里会见了黄道周,提出了这个问题。

“黄爱卿,朝廷财政紧张,束手束脚,许多事情无法筹算,你以为如何?”

黄道周果然堂堂正正君子,开门见山:“皇上因何事烦恼?”

张由松将自己兴办京营新军的事情讲了些,又提到了兵工厂经费的缺口,还筹划到将来对满清作战的时候,需要的物资,粮食,军饷,装备等等。

黄道周苦笑:“户部非不愿意为皇上筹办经费,而是户部职权范围有效,许多事情无法处理,捐税之增,必须有个限度,为此,民怨沸腾,李闯张献之流贼已经酿成巨祸,江南虽然偏安,稍微富裕一些,也不能随意地征收啊。”

张由松见他苦恼,也是一笑,话题一转:“黄尚书是大明的财政部长,主管一切财务,乃是堂堂正正的财神爷第一,不知道在开源节流上,能有什么办法,为朕筹措好经费?”

“皇上,您是为皇宫的用度不足而发愁吗?”黄道周警惕地问。

“皇宫用度,自然不足,但是,这都不是主要的,”张由松揣测着他的意图,侃侃而谈:“朕的用度,自然不在乎,朕可以一切从简,朕在数年的淮安流浪里,已经学习会了吃苦耐劳,知道如何俭省,朕已经多次下令,裁减膳食,也多次命令宫中,在夜间节省柴草和蜡烛,朕担心的竖家,朕要强军强国,没有钱财,如何有人才和人心?”

“哦?”

“黄爱卿啊,朕生于盛世,长于乱世,是幸也,亦是不幸也,朕倒觉得,这是上天考验朕,所谓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谓,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朕发誓,要在短短的的五六年里,将大明的混乱局面,扭转过来,然后,再用五年时间,驱逐靼虏,恢复中华,将堂堂大汉的国家,兴旺发达,恢复当年太祖爷爷时代的全盛局面。我大明,当为世界之国,岂能内外交困,沦为一挣扎瘫软之蛇虫?”张由松慷慨激昂地说:“朕要做个英明之主,开始新政!”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