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冒牌昏君> 第59章 朝议三大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章 朝议三大营

第五十九章 朝议三大营

和刘宗周密谋了一下午,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张由松按时参加,并且,和刘宗周两人通了声气,让他出头露面。

晨曦中,昏黑阴森的武英殿里,点燃了许多的蜡烛,黄色的光芒淡淡地照耀着,也将每一个大臣的脸色都笼罩着一层古怪。

“诸位大臣,爱卿,朕今天早朝,已经听了不少的奏议,烦东阁四位大学士去具体办理,然,朕还有一件事情,务必要讲出来,而且,还要诸位都来参预!事关大局,朕不得不慎重!”

张由松已经能够适应朝堂上四五十位大臣的凛然目光压力了。也进入了角色,不觉得自己是冒牌顶替的西贝货色。

“皇上请讲,微臣等洗耳恭听!”史可法,马士英等大臣,并不觉得意外,自从皇帝几次发威,将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以后,他们就对皇帝充满了敬意,而在他们被皇帝先后引诱到宫中,以酒色麻倒再加训斥以后,对皇帝的手腕和魄力,更是提防担心,惟恐皇帝哪一天再出新花招,当然,他们也不是特别怕皇帝,反而觉得皇帝办事很是有趣,象赏赐美人什么的,就很喜欢。

“朕想问问我朝新封的勋臣们,不知对封赏满意不满意!”张由松已经认识了朝臣中的大部分头脸儿,不就四五十颗脑袋吗?老子在办公室打杂当店小二的时候,办公室主任那个更年期的资深老美人,可是严令咱要记住每一个来访者呢!

“魏国公徐允爵,保国公张国弼,隆平侯张拱日,临淮侯李祖述,怀宁侯孙维城,灵壁侯汤国祚,安远侯柳祚昌,永昌侯徐宏爵,定远侯邓文囿,项城伯常应俊,大兴伯邹存义,宁晋伯刘允极,南和伯方一元,东宁伯焦梦熊,安城伯张国才,洛中伯黄九鼎,成安伯郭祚永?”

“皇上!”呼啦啦,宫殿里有一小半的朝臣都站出班列,举笏而对,其中一个代表是魏国公徐允爵:“皇上,微臣等没有尺寸之功,全赖祖先,得以封赏,故对皇上感激在心。”

这一说,其他人也都激动起来,纷纷表示很是满意!

当然满意了,本来屁都不是,要不是勋臣刘孔昭参与拥戴福王,哪里能有这么好的福利?他们的祖上,全部是大明开国的功臣,比如大将军徐达,常遇春,汤和等的子孙,都封了公侯。

真心话,他们对这个新王朝感激,对马士英和史可法感激。

“好了,朕知道了,可是,我朝新立,多有祸患,诸位可否能为朕多立功勋?”

这一说,这些人都迟疑起来,最后才软弱地表示,愿意。

愿意顶个屁,这些人全是草包,纨绔子弟,不能办事,不能打仗,就是喝喝酒吹吹牛吟吟诗泡个妞儿还行。

“好,朕很是高兴,诸位的祖上都是大明的开国之臣,朕想,诸位也必然能为我大明再开新天而建立功勋,但是,目前要建功,必须马上得之,朕想要诸位都入军营训练,不知道诸位意下如何啊?”

“啊?”面面相觑,鸡蛋眼儿看着核桃眼儿。

皇帝给时间要大家议论,于是,大家议论得很热烈,很给皇帝面子,最后央求了四大阁臣来说话,马士英上前奏道:“皇上,还是允许这些勋臣在朝中效力吧,军营一事,文臣不与,有辱斯文啊。”

四大阁臣中,多表示反对,但是,每一个人说话又极和气,很显然,被皇帝美酒佳人耍了一把,都知道皇帝不好对付,轻易不敢惹怒皇帝。

“不行啊,朕今天把话说明了,朕要恢复三大营的建制,于南京城中,建立骑兵,火器,虎枪三大营,要训练出最精锐的部队,将来成为镇守四方的主力,朕都要做马上皇帝了,你们勋臣,是不是也要恢复下祖先的荣耀,为朕再立汗马功劳?”

这时才提起话头,张由松将自己的构思讲了一遍,然后,依然放任大臣们讨论,争执,反正,又不待一时就能完成。

朝堂上,今天很热闹,皇帝的话题实在太大了,牵扯了很多人的利益问题,涉及到有很多朝廷体制问题,是一块巨大的蛋糕。

“如何建立三大营,朕今天先不说,只说意向!”张由松侃侃而谈,将许多细节问题补充说明,“史大人,您以为如何?”

史可法犹豫了一会儿:“臣以为,可以,但是,我朝目前军饷匮乏,百姓财力惨淡,已经有百万大军了,再多养十万,该有多大花销?臣以为,大宋之时,岳武穆每每南望,道,东南民力尽矣,实在是肺腑之言啊!”

张由松成竹在胸,昨天构思了很久,又和刘宗周谈论了一番,完善多了:“哈哈哈哈,史爱卿,你以为朕兴建三大营必须要再耗费巨量军饷么?”

“是啊,怎么能不花军饷啊?十万人呢!”史可法惊呼。

其他的大臣也都连连点头,特别是那些被皇帝要求进入军队锻炼的勋撑,更是随声附和。

“不不不,朕并非再建新军,而是选择旧军,重新编制和训练,以期训成精兵!”

“这?”

张由松提出,要将所有南京城中和城外的部队,除去了襄樊左良玉,淮北四镇以外的部队,无论中央和地方,全部集中起来,进行挑选,然后以五万人为限,编制成新军,进行训练,其余的人,修改为地方部队,这是第一期练兵,等到了第二期,要将襄樊,淮北各军中再挑选出五万精锐,充实中央三大营。所以,是部队的编制修改问题,不是再扩充。

“皇上,人事更改,非同小可,目前我朝新立,人心不安,还是缓办吧!”史可法打了一通太极拳。

“是啊,皇上,如果您对各军镇练兵实效不满,可以派遣干员催促,或者镇军太监督导,没有必须这么大变动吧?”马士英皮笑肉不笑。

“皇上,臣目前为兵部侍郎衔,主持事务,深知此事艰难,难以立刻见到成效,还是马大人说得好,皇上多派监军,以为控制!”阮大铖卑谦地说着,眼睛里充满了玩味。

张由松没有期望大臣们立刻就同意自己的意见,他明白,一个王朝的朝堂之上,才是最阴险狡诈厚黑所在,因为,凡是能够混到朝臣的,每一个的混功都呱呱叫。心眼儿多得很。

“诸位大臣有所不知啊!”张由松故意叹息,然后,装作很不情愿地爆料:“朕的心腹兄弟,已经在各处奔走,他们探查出来,满清靼虏,已经派遣了许多间谍细作,由范文程,洪承畴等为首,到我朝廷各大军中运动,据说,已经有我军高级将领,意志动摇,和靼子军暗通款曲!”

“啊?”

“谁?是谁?”

“是谁,当然很重要,可是,这不是一个人!好几个军镇的将领们,都和清贼军多尔衮眉来眼去的,这是一个极大危险的信号啊。”张由松皱着眉头说道。

“皇上,这会不会是靼子的反间计?”阮大铖说。

“朕也希望是反间之计,然而,你们想想看,无风不起浪!朕的亲信之人,埋伏得很深,打听消息绝对准确,更不会糊弄朕,所以,朕日夜忧虑啊。”

“诚然!昔日洪承畴,也是崇祯皇帝信任之人,可是,居然战场上投靠靼虏,当时谁信啊?我大明还在给这厮公祭呢,他已经剃发投为靼狗了!”刘宗周适时出场,旗帜鲜明地站到了皇帝一边。“我大国朝廷,绝对要做到万无一失。”

这下子,各大臣们都无话可说了。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