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科幻灵异>时之窥> 第176章 初试解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6章 初试解药

第一百七十六章 初试解药

扶苏岭南秦二世二年二月初六日中

有了野鹿的助力,扶苏同徐福走得轻松了许多,而且一路上也再未遇到修蛇的攻击,终于在这日的中午,顺利抵达了象郡的最南端。

象郡的南端没有关隘,由于修蛇作祟的缘故,原先与南越各族的聚居地‘交’界处,还用拒马竹栅等稍作格挡。如今这些东西都已撤去,看来这大半月间,修蛇之患业已退去。可继续前进二人却发现,不仅路上的行人,连牵着水牛在田间耕作的老农,都似乎对朝廷禁刀兵的命令置若罔闻,仍然配着刀剑。先前若说是为防修蛇伤人,部分平民配发刀兵倒也属情有可原,可如今竟然无论男‘女’老幼,均身携利刃,这景象让扶苏和徐福都心中发憷,知道郡中生了变故。

二人拉住一个老农询问。老农乐摇头道:“如今虽修蛇之患已退,但中原又是义军又是凶兽,其祸远比修蛇更甚。老朽也仅是听闻,凶兽所过之处‘鸡’犬不留。如今桂林、象郡两郡人心惶惶,郡守听闻南海郡封关绝道死守岭南,日前也纷纷自立,下令封锁道路全民皆兵,全郡上下均做好了准备,以防南海郡破之后,自己郡治之内也惨遭屠戮。”

扶苏听后便想到了在阳山关击退的那些狕兽,心下奇怪:莫不是寻‘药’的这一月半的时间,狕兽已突破了陈胜吴广的防线?虽陈胜吴广虽不轻易出兵进攻,可他们出发前,曾听闻义军正计划从陈城撤军,向南过淮水,退守九江。如今方过不到两月的时间,以陈胜吴广的兵力,即便死守,也不该让狕兽如此迅速便大举突破防线罢!

于是扶苏继续问道:“烦请老丈直言,中原如今的义军情形如何?那凶兽,如何竟会如此之快‘逼’近岭南三郡?”

老农面‘露’疑‘惑’之‘色’,瞧着扶苏道:“公子难道不知,义军如今如一团散沙,已退守会稽郡的秣陵一带,只求自保。最先发兵的那个叫陈涉的,早在十二月时突围陈城时,便已丢了‘性’命!”

扶苏立刻对徐福道:“先生,如今已入象郡,不知是否便可先将采得灵草磨碎晒干,如此便于携带,也好待见到了赵将军,便立刻制‘药’。若是狕兽已经‘逼’近了岭南,早一日制好解‘药’,也便可早一日击退狕兽。”

徐福点头称是。五日后,二人将所有灵草均磨碎晒干,分别装入了两个口袋中。随后买了两匹快马,向着阳山关直奔而去。

还未进入阳山关,便已听见了阵阵喊杀声。阳山关南‘门’外的平原上,散落着大大小小简陋的帐篷。帐篷群连绵近十余里,竟全是关外逃难而来的百姓。待进得阳山关南‘门’,便看到了驻扎在关内的军队营地。此时营内伤员众多,血迹斑斑。

忽听得关上一阵敲钲的鸣响,随后又是一阵战鼓的鼓点,便看城头数队弩兵,从关隘一侧有序退下,回到营中。与此同时,早已在关隘的另一侧准备妥当的数队弩兵,带着装满的箭壶,迅速登上城头,继续向城下施放箭雨。

扶苏看到,站在城头指挥的,正是赵佗。此刻他挥舞着一面巨大的令旗,不断变换令旗的方向,指挥弩兵将箭雨投在狕兽最为集中的地方。

可关下的狕兽实在太多,弩箭虽密,却仍有疏漏。几头狕兽趁着箭雨的空隙,窜上了城头。赵佗见状,将手中令旗‘交’予副将,‘抽’出佩剑便带着一队亲兵杀了过去。几番拼杀,他的战甲上早已血迹斑斑,连番的车轮战也让他体力透支,斩杀了两头狕兽之后,他被第三头狕兽扑倒在地。赵佗的衣甲被狕兽的利爪轻易地撕开了,登时‘胸’口鲜血迸流。狕兽受了血腥味的刺‘激’,更加疯狂,丝毫不在意不断‘射’在身体上的羽箭,在骑士的驱使下,张开血盆大口便要咬下。

说时迟那时快,却只听嗖嗖两声,从城下飞来两只羽箭,第一支正中狕兽的左眼,第二支紧随其后,不偏不倚地‘射’在第一支羽箭的尾部,直将第一支箭完全顶入了狕兽的头颅,直贯入脑。狕兽一声哀嚎,摔倒在地。赵佗借机‘抽’出匕首,一刀割断了狕兽背上骑士的喉管。

赵佗挣扎着爬起来,向城下羽箭飞来的方向看去,原来是扶苏,从身旁的兵士手中取了一柄弩机,救了自己的‘性’命。

赵佗负伤,无法再战,由两名兵士搀扶着下了城头。扶苏急忙赶上前去:“我们出发前‘射’杀的那些狕兽上并无骑士,当时我们断定是偷跑出来的,尚不足为惧。可如今为何有骑士‘操’控的狕兽也向岭南进攻?岭南并无义军啊!”

赵佗道:“公子此去两月,却不知这些狕兽早已在中原肆虐已半月有余。如今各城人人自危,赵高躲入咸阳,凭借狕兽固守,其余非赵高麾下各城,如今也只求自保。这狕兽骑兵,同先前的也大为不同,如今浑身重甲,普通弩箭难以‘射’透。而且不知公子是否知晓,这些骑兵他们竟是胡人!”

扶苏大惊,此前义军于戏亭仓皇溃败,哪还顾得上这么多,只得摇头表示不知,心下却疑‘惑’,赵高同匈奴又勾结在了一起?

赵佗见扶苏不吭声,继续追问道:“公子,赵佗早已在关内备好了你们所需的其他‘药’材,不知你此行是否采得灵草?”

扶苏经赵佗提醒,这才反应过来,立刻拉住徐福:“先生是否可立即着手炼制解‘药’,以解岭南之围?”徐福也这才回过神来,忙向赵佗借了几个兵士,取来关内熬煮军粮的大锅,开始熬制解‘药’。

整整三日后,徐福的解‘药’终于制成。解‘药’其状如同晶砂粉末一般,‘色’泽微黄,赵佗用手指搓起一点,其份量却十分厚重,不似普通粉末般轻盈。可炼了整整三日,一大锅草如今只剩下了一堆仅能盛满一尊铜鬲的粉末,这让他不禁怀疑这所谓解‘药’究竟有何作用,又该如何让上千头狕兽服下,只能十分不解地看向徐福。

徐福看到了众人脸上的疑‘惑’,解释道:“此乃解‘药’‘药’汤浓缩过后的‘精’华所在,同我们日常所使熏香一般,放于火上加热后,便会蒸腾散发,只需些许粉末便可使用数个时辰。”

“不知先生想要如何将这解‘药’,在狕兽群中点燃呢?”赵佗仍是不解。

徐福道:“请将军稍安勿躁,此法解释起来颇要费一番功夫。不如请将军派人为我准备几张羊皮和针线,待在下准备妥当后,将军自然便知。”

赵佗便命人迅速取来了几张小羊皮,‘交’给了徐福。只见徐福将羊皮裁剪成巴掌大的数块,随后十分灵巧地穿针引线,又将这些小片的羊皮缝在了一起。片刻后,数个半球状的皮囊便被缝好成形。

赵佗见状便恍然大悟,这种小羊皮囊军中也曾使用。小羊皮十分轻薄,在下面点上火,便能升至半空,用于行军途中,便可让相隔较远的两军之间确定彼此位置。如今徐福应用此法,便可让解‘药’随羊皮囊飘至兽群之上,而不必派人前去冒险。

徐福又取来自己在炼‘药’期间编好的数个藤编小框,将其拴在羊皮囊的下方。小框分为两层,下面一层放上一壶灯油,油中浸着数枚灯芯,上面一层则摆有一只军营中的寻常铜碗。他将解‘药’均匀分至铜碗中,点燃了灯芯。

很快,羊皮气囊便已经变得滚圆,随后缓缓漂浮了起来。在灯火的炙烤下,铜碗中的解‘药’开始融化成了粘稠的**,不断翻滚冒着泡,并且向外散发出了大量的黄‘色’烟雾。烟雾无‘色’无味,也不随风飘散,而是结成一片黄‘色’雾气,向地面沉去。

徐福将所有的羊皮囊从城头放出,仅凭一条绳索牵引。羊皮囊刚飘到了狕兽营的上方,便立刻有狕兽骑兵发现了头顶的异样,但却无弓无箭,对其无可奈何。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黄‘色’的雾气便将上千头狕兽尽数笼罩其中,站在关上也渐渐看不清狕兽营内的情况了。

扶苏等人一直等到日落西山,关内点起了篝火,也没有发现狕兽营内有何变化,众人心中都开始怀疑,解‘药’并没有起作用。

忽然城头有目力较好的兵士大叫道:“狕兽!狕兽过来了!”

众人心中一凛:坏了,看来解‘药’还是没起作用。赵佗急忙下令城头守军上好弩机,整装待命。很快便见雾中的确隐约奔出了不少狕兽,向着城‘门’方向奔来。

可关上众人很快发现,这些狕兽数量很少,只有百余头,而且它们并不如先前那样列阵向前,很多狕兽背上连鞍具都没有。

“狕兽前方有人!”扶苏隐约看到黑暗中正有一群人,在狕兽的前方没命地奔逃着,看这群人的衣着打扮,竟是先前狕兽上的骑兵!狕兽竟会攻击驭使它们的骑手!

“解‘药’起作用了!狕兽可破了!”扶苏对着关内一众将士,‘激’动得大叫了起来。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