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科幻灵异>时之窥> 第149章 上古的声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9章 上古的声音

第一百四十九章 上古的声音

众人邮轮2018年05月10日14:21

“同月球一般大小的新星!”离衍惊叹道:“同他们相较,人类的极昼盘简直太小儿科了!而他们尚且无法做到万全,人类仅凭自己的一点点微末科技,竟然妄图与天斗,真是太不自量力!”

孙南洋也点了点头,感叹着这对于他来说,几近于神话的一切:“不过,他们的文明似乎应该能够逃过一劫,为何到现在为止,除了一些遗迹外,竟没有一星半点的其他线索留下?完全湮没于时间的洪流中?”

离衍摇了摇头:“不,这个文明的确没有消亡,只是换了一个形式存在而已——”他顿了顿,目光扫视着周围的众人。--

“莫非——”孙南洋和离氏兄弟都忽然反应了过来,异口同声道。

离衍点了点头:“不错,之前我在神农架,那老者的幻象也让我得以窥见他们的一些旧事。只不过,之前在船上未曾同你们细说。那‘伊耆’和‘里希’二人何等聪明,又如何可能让他们的文明墨守成规,消散于时间长河?虽不知他们的文明始于何时,我们是否同他们有血缘上的联系,但可以肯定,历经千万年的时间,即使是地球,都已经同他们的时代大不相同,而他们遗留下来的文明,也已历经无数寒暑,被我们所继承!”

这一番话,让所有人都觉得,心中被猛击了一下,整个世界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离衍继续道:“据我推测,‘伊耆’和‘里希’当初藏身的地堡既然就在尤卡坦半岛,那么,新星坠落的地点,很有可能就在墨西哥有名的契克苏勒伯陨石坑。”

“你的意思是……不,不可能,学术界普遍认为,契克苏勒伯陨石坑,是6500万年前形成的,也是造成恐龙灭绝的元凶……难道……这绝不可能!”孙南洋一听,便觉得离衍的推测太过于不可思议。但是,如果离沉岳所言不虚,那么新星碎片所坠落的地点,就只可能是这个直径接近200公里的巨型陨石坑。而这个陨石坑,也不应该再被称为陨石坑。

离衍继续道:“地质变化时间跨度相当之长,那么‘伊耆’他们造星的时间,要远远早于这个时间。这些文字,同我们在神农架发现的那些繁复的文字一模一样。我认为,所谓的奥尔梅克人,仅仅是金字塔内文字提到的,后来重新发现了这座金字塔的,‘伊耆’带领的幸存者。这些人将其文字和金字塔等文化,演变成了如今的玛雅等中美洲文明。而中国的文化,以及方块文字,也是由这种文字演化而来。

从对‘玉’器的喜爱,到方块象形文字,再到高台或金字塔形制的古代建筑风格,所有这一切都暗示了中华文明同玛雅文明,必定同根同源。而我们发现的这座上古金字塔,更加能够说明,这两个横跨大洋的文明,为何会在某种程度上惊人地相似。因为这一切,都传承于于‘伊耆’他们的那个上古文明,只是眼下这条线索断了……”

离沉岳却在一旁‘插’嘴道:“不,这条线索还没有断!我在金字塔内,还读到了‘伊耆’他们获救后,在茫茫洪水中所抵达的那片山峰的位置——我觉得很有可能是今天的南极洲!”

孙南洋听闻此言,急忙在桌上摊出一张纸,边画边念念有词道:“……从当时的大概地图情况来看,周围的几座山脉:非洲的阿特拉斯、南美洲的安第斯均尚未成型,而如果他们向南走,那么能够为他们提供落脚点的,就只有还未同南美大陆分离开的南极洲,以及横贯南极大陆的横贯南极山脉。说起来,当初我们曾经在南极挖出一根冰芯,里面裹有一枚戒指,当时没有人相信我的说法,如今看来,竟有可能是‘伊耆’他们留下的东西?”

离沉岳见孙南洋的分析也应证了自己的假设,便继续道:“如果我们分析的一切都无误,那么最后一艘‘鲲艎’出现在南极就并非偶然。而这么复杂的关系,并非刘国权能够通盘知晓并掌握的。现在我们这样推测都没用,只能跟着这条线索,去南极走一趟了!”

离衍见小儿子的分析有理有据,也表示了同意,同时提醒众人道:此行南极,将极有可能会同‘枭影’短兵相接,大家做好准备。”

离衍父子的一番话,让众人的心情都紧张了起来。不过既然已经避无可避,一行人便赶紧准备,起锚前往南极,这块冰封的大陆。

随着船逐渐向南行驶,海面上的浮冰愈来愈多。由于冰川的融化,导致此时南极的冰盖已经出现了大面积的坍塌,坍塌而成的细小浮冰,一直向北蔓延到了智利沿海。邮轮穿过浮冰时,冰块在船体上碰撞,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让人无法入眠。如今在船上已经可以看到远处巨大的冰盖,空气也已经变得冰冷无比,直向人的‘毛’孔里钻。离沉岳披着羽绒服,扶着船舷眺望着即将抵达的南极半岛。

南极半岛是最接近南美洲的一条狭长的半岛地带,分布着许多国家的科考站。自从地质变化后,各国都相继撤回了自己派在南极的科考队,如今半道上,已经成了无人区,离沉岳他们计划先在南极半岛上进行休整,顺便查看一下各科考站里是否还有可以使用的装备器具,再向南极内陆深入。

离沉岳一行打算前往孙南洋之前的昆仑科考站,从孙南洋寻到戒指的那个地点继续进行钻探工作,看看冰盖下究竟有什么。如此一来,他们就必然会横跨过整个南极大陆,也就增加了遇到黑衣部队的几率。而以他们目前的装备如果小心前行,却无法在冰原上维持那么久的时间,只得铤而走险,希望能够借着极夜的到来,不被可能存在的武装力量发现行踪。

由于邮轮不是破冰船,所以穿过了德雷克海峡之后不久,随着融化的浮冰愈来愈多,便无法再继续坐船前进了,邮轮只好在半岛北部的沙尔科岛附近海湾中下了锚。因为船上没有取暖设备,所以众人乘直升机,全部转移到了岸上的赛普尔站内。这个科考站海拔1127米,是岛上为数不多的常年考察站之一。这里的位置距离南极点不近不远,可进可退,有利于他们接下来的一系列行动。

飞机飞在空中,虽然飞得很低,但由于距离极夜还有一个月,而又是刚进入南极圈,所以还是能够清楚地看到,远方高原上那条撕裂了整个南极冰盖的巨大裂隙。孙南洋告诉他,这条裂隙,比他们当时钻探时看到的,要变宽了许多。如今裂隙沿着大陆中央地势高峻的横贯南极山脉向东、西南极洲四散开去。

这条山脉从维多利亚地延伸到威德尔海,总长度超过了3000公里,是地球上最长的山脉之一。如今,大大小小的裂隙如同植物的根系,沿着整条山脉将整个冰盖撑得支离破碎,而破碎的冰盖,则顺着横贯南极山脉向东西两侧缓慢滑动,‘露’出了没有积雪的黑‘色’山峰。他们所处的西南极洲,多为山峦谷地,受到影响更为严重。若是想去到位于东南极洲的昆仑站,一路上可以说是困难重重,危机四伏。

幸运的是,赛普尔站内的雪地车并没有被转移走,还有很多越冬时用的食品油料,以及出行必备的雪地摩托和方木。可能美国人一开始就认为,用不了多久科考队就能够重回南极,谁料他们一去不回,却给离沉岳一行留下了些宝贵的资源。

一行人将石伯、穆母安置在了站中的医疗室,由樱子继续照料。威尔虽然烧伤面积大,却是潜度烧伤,经过一个多月的修养,伤口处均已经长出了新的皮肤,已经可以正常活动。只是他皮肤上烧伤留下的疤痕永无消褪的可能,皱皱巴巴地有些恐怖。

清点了人手后,众人分配了各自的任务。由于时间、物资和油料紧张,所以他们决定,只能采用边探索,边前进的方法,由经验丰富的孙南洋和老李分别做领队,驾驶两辆雪地车,带领离衍、营梓荣同离沉岚共计五个男人,兵分两路出发前往昆仑站。威尔伤愈后,也坚持要跟着一起去,无法,营梓荣只得让威尔加入,同自己一队。而由于终于有了固定的室内据点,在其他人外出的同时,则由樱子来协助顾穆煜曦和离沉岳,让他们在“窥”中继续寻找石碑的线索。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