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游戏竞技>四合院:大半夜,秦淮茹敲门借粮!> 第一百零九章:和于海棠的辩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九章:和于海棠的辩论

“你好。”

陈拥军冲于海棠点了点头,于海棠长相只能算是中上,比不上她姐于莉。

“嗯,你好。”

于海棠有些高冷的点了点头。

“拥军,你觉得要是真的放开,我开个饭馆能行么?”

于莉介绍完了于海棠,又开口问道。

“这得看你开什么规模的饭馆了,像咱们刚才吃饭的那种饭馆没问题,可要是再大一些的饭店,估计没那么容易。”

“咱们国家总体来说,物资还处于紧缺的状态,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类似饭店这种服务业纵然有生意,也不会特别好。”

“举个简单的例子,咱们现在买粮食要粮票,买肉要肉票,你想要开饭店,怎么能拿到相应的票据呢?”

陈拥军对于现在开饭店当然不怎么支持,现在的大环境并不支持。

就像现在,下馆子还需要票,不是你有钱就能进的。

同样的,在买肉需要肉票的年代,开饭馆哪有那么容易。

"你说的这个问题只是暂时的,现在国家已经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积极性提高,粮食的产量会很快的提升,到那个时候,农民不需要种植那么多粮食。"

于海棠一听陈拥军这话,有些不乐意了。

“土地承包责任制,确实能够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粮食的产量会得到的一定的提升,但是我不觉得短时间内会提升多少。”

“人的积极性再高,也不能搞过客观的规律,土地肥力没办法改变的情况下,粮食的产量也还能提升太多。”

对于于海棠的乐观,陈拥军进行反驳。

“我相信人定胜天!”

于海棠也不甘示弱的反驳。

“人定胜天,这话你说的对,可是也不对。放在对地形地貌的改造上,这句话说的没错。放在水利工程建设对农业的促进上,也不错。”

“可对于有些事情,也不是一句人定胜天能够改变的。比如冬天下雪,夏天下雨,比如灾年大面积的干旱,或者大面积的洪水,都不是人能左右的。”

“我们能做的就是,尽自己做大的努力,将这种灾害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你应该也读过一些哲学著作,我们应该用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问题,而不是唯心主义。”

看她这副盛气凌人的样子,陈拥军忍不住反驳。

“谁是唯心主义了?!”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定胜天,这话有什么错?!”

一听这话,于海棠仿佛被踩到了尾巴的猫一般。

“那好,我问你,你能不能发挥自己的主管能动性,一顿吃十个馒头?”

陈拥军笑着反问。

“当然不行,我又不是猪!”

于海棠白了陈拥军一眼。

“这不就结了,你的饭量是一定的,平时吃饭觉得饱了就不会再吃,硬撑也就多吃一点。”

“这就是说,你的饭量有一个极限所在,当达到这个极限的时候,你主观能动性再强,也没办法突破这个极限。”

“同理,土地的肥力也是有限的,你便是一年到头住在地里,干了浇水,有草除草,有虫抓虫,也不会突破肥力的极限。”

陈拥军用于海棠最能理解的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照你这么说,既然提升不大,那为什么要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

于海棠被陈拥军的话噎住了,不过很快又找到了突破口。

“提升不大,不是没有提升,打个比方,以前一亩地产小麦两百斤,你的积极性高了,现在每亩多了10斤的产量。”m.

“十斤对于两百斤的基数来说,提升的不是很多,可咱们国家大约是十八亿亩左右,每亩多10斤,十八亿亩就是多了180亿斤,这些粮食可以多养活很多的人口。”

“相当于每人每年多了三十多斤的口粮,每个月可以多三斤。”

陈拥军直接用数据说话,将她所谓的提升不大,换算成数字,就变得十分可观了。

“难道就没有办法,迅速的提高粮食的产量么?”

于莉见自己妹妹说不过陈拥军,果断的插嘴。

“迅速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当然有,使用化肥就可以迅速的提高粮食的产量。”

“我记得上学的时候好像看过一篇文章,西方使用化肥的国家,小麦亩产可以达到40

0到500斤。”

“相当于是咱们国家的两倍,如果咱们国家的亩产可以达到这个数字,不但会出现粮食紧缺的问题。还会有很多的富余,也就是说农民不需要种植那么多的粮食,可以腾出很大一部分种植一些经济作物。”

“同样的,粮食有了富余,畜牧业、养殖业,也会得到快速的发展。”

“除了化肥之外,就是积极培育高产的种子,也可以提高粮食的产量。”

“当然,这些问题,我能够想到,上面的领导们自然也能够想得到。”

“因此我想,在提高化肥产量和培育优良种子两方面下功夫,我们国家的产量会不断的提升。”

“不过这种提升是逐步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陈拥军回答了于莉的话,同时也对自己的话,做了总结。

“现在看来,我想开饭馆,还是得几年才行。”

听完了陈拥军的话,于莉也做了个总结。

说话间,他们已经来到了四合院门口。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平时你小嘴叭叭的这么能说,真遇到能说了还是不行吧。”

于海棠和于莉进了她家,于莉便笑着说道。

“我只是准备的不充分而已,咱们国家之前那么困难,都能上马那么多大型企业,真要是上马化肥企业也不是难事。”

“他能想到的问题,上面能想不到,认识到化肥的重要性,国家肯定会快速的发展化肥企业!”

于海棠可不愿意认输,嘴硬了一句之后,立刻找到了驳斥陈拥军观点的说辞。

“哪有你说的那么简单,什么行业都是要循序渐进发展的,就算国家要发展化肥企业,也要研究立项,再选址,生产相关的设备,培养相关的技术工人,等工厂建好,企业开始生产,再提高产量,这都需要一个过程。”

和从事广播宣传工作的于海棠不同,于莉知道一个企业从无到有需要多么麻烦。

“哼,你相信他,不相信我,那咱们就走着瞧!不和你说了,我去看看何雨水在家没有。”

于海棠一时无话可说,果断的开润。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