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言情女生>南派盗墓手记> 第五百九十章 王大麻子盗东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九十章 王大麻子盗东陵

既然裹尸布属于康熙,那么我们在祖宗庙下找到的宝藏,不可能跟孙殿英有关。

不过那些东西,百分百是清东陵流出去的,沾着一点就是重罪。

胡子想起带出来的木箱。

说不定木箱里头,装着康熙爷的龙袍。

便把木箱捧到桌上,黄师爷刚要伸手,被胡子打开:“你可别乱碰,就这箱子,胡爷敢说天底下没第二个。”

黄师爷口水嘀嗒,眼睛冒光:“这才是真正的皇家气派,天子用具。胡爷,我跟你们下地,轻则被粽子追,重则坟头爆炸,怎么你们一甩开我,就走鸿运了?”

胡子一拍手:“这话说到点子上!你就一丧门星,胡爷跟你合作就没发过财,你走远点,别挡着胡爷的财神。”

“别介啊,我老黄的生辰八字哪里差了,咱们以前处在磨合期,现在可是亲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

黄师爷见多识广,我有意让他帮我瞧瞧。

说不定里面,就存着太一精。

胡子兴致冲冲打开木箱,里面的东西着实吓人一跳。

并非珍宝,也不是神器,更不是康熙爷的九龙玉杯。本该装着龙袍的箱子,里面孤零零摆着一颗干化黝黑的人头!

并非自然形成,年代不会超过百年。

用干草、石灰沤过,人工制成木乃伊,有着浓烈怪味。

人头脖子以下都没了,鼻子和眼睛让人凿去,只剩一个骷髅贴着干皮。脸颊两侧,刺青了很多文字,由于皮肤收缩,基本没法辨认。

黄师爷吓得不轻,以为胡子恶作剧。

轮到胡子对天发誓,这箱子他之前没打开,谁知道是人头,这下可亏惨了!

胡子道:“这人头,也是康熙爷的宝物?额,九,九龙人头杯?”

“屁。”

我看人头是建国以后装进去的,撑死不到五十年。另外,这颗人头不属于古尸或者粽子,是被刻意搞成木乃伊防止腐烂。

黄师爷壮起胆子,戴手套把人头捧了起来。

人头轻飘飘。

为了防腐,脑髓从鼻孔用竹管吸走了,里面也没有东西,就是简简单单,普普通通,一颗掏空了的死人头。

胡子心眼黑,一口咬定,人头是康熙爷的,有陀罗尼经被为证。

黄师爷眼皮哆嗦,暗道跟胡子比起来,他这种奸商都算良民。

将人头看了一阵,黄师爷福至心灵,有了想法。

他将人头放回去,对我道:“宝藏的来历,和人头的来历,我大概都猜到了。啧啧,想不到,还真是东陵宝藏!”

“怎么说?”

我怀疑人头是孙殿英。

孙殿英是病死的,查一查史书,也合不上。

黄师爷摆摆手:“你们几位眼光太古,净放在三皇五帝,秦皇汉武,不知这民国之事。满清入关二百余年,搜刮不知多少民脂民膏。其皇陵祖祠,更修得犹如仙宫,金箔涂瓦,楠木架梁,就一块地砖,老年间都有外国人求购。”

“事实上,清东陵不止被盗了一次。只不过孙殿英最先动手,动静又闹得最大,因此出名。二盗清东陵,差不多是抗日战争结束的时候,那一次的规模,要比第一次大得多!”

黄师爷转身去洗手。

陀罗尼经被,他是不敢有觊觎,那玩意太烫手了,谁拿出去谁引火烧身。

不过这件事

,他倒可以跟我说说。

坐回来,黄师爷翘起二郎腿,慢悠悠点了根烟:“人头的主人,应该就是江湖上‘黑面麻子鬼头心,毒手带弓王棉花’的悍匪、巨盗,王绍义!啧啧,这些宝藏,不是来自慈禧,而是康熙等几位皇帝的地宫之中。”

孙殿英挖了慈禧,乾隆二陵。

王绍义挖了康熙、咸丰、同治三座皇陵,外加贵妃、阿哥、格格、太后等陵墓一百余座,是建国前,民国以来最大最广的盗墓事件!

此人几乎将清东陵掏空了。

把皇帝祖坟翻了个遍,挖一百多座大墓,居然只用了不到三个月。

其效率和速度,古之曹操、黄巢、温韬、刘豫、杨琏真迦等倒斗祖师爷,都要甘拜下风,远远不及。

这是建国前最大的盗墓案。

涉及范围太广,牵扯太大,卷宗一度遭禁,不许随便提起。

此事我都不曾听闻。

等黄师爷说了,才如拨云见日,明白了个大概。

早年间,流传有“王大麻子盗东陵”一说,好事者编撰成书,走街串巷宣扬,又引出“三探清东陵,二过金水桥”一折。

颇具传奇色彩,真假难辨。

若非盗门已解散,王绍义该稳坐头把交椅,是继张四太爷后,又一盗门魁首!

三月不到,挖三皇陵一百多贵族墓地,就是南派北派祖师爷,包括姚跑跑都没这水平。

太离谱了。

黄师爷说,人头就属于王绍义。

至于我看见的宝藏,就是王绍义三探清东陵留下的,当然,只是一部分。江湖上一直流传王绍义死之前,把盗出的冥器藏在某个地方。

官方,民间,无数次动员寻找,均不得其法。

如今胡子将王绍义的脑袋带出来,使这件事重见天日,实乃天意使然。

清陵盗宝案,在五六十年代很有说头。后来拍电影“夜盗珍妃墓”。不过电影里头的主角,跟接下来要说的这个王绍义,差太远了。

此人倒斗功夫堪称一绝。

就目前我知道的人,古人也好今人也罢,比不过这位的破坏力大。顶点小说

除非谁把秦始皇陵刨了,才能压这个王大麻子一头。后来这事让姚跑跑知道,他还真打起始皇陵的主意,不过这是后话了......

王绍义出道比孙殿英晚,干的事,比孙殿英可大多了。

黄师爷说了几句,不太详细,他告诉我,有关王绍义留下的东陵宝藏,几十年来莫衷一是,吸引无数人前去寻找。

香江那位吴老板,就是其一。

从国外买来专业的探测设备和遥感系统,对王绍义活动过的地方地毯式搜寻,前后派出不下千人。

只要太一精被清廷陪葬过,百分百在王绍义的“战利品”当中。

找到王绍义的宝藏,这事也就成了。

王绍义的生平事迹,恐怕没有谁比吴老板更清楚。黄师爷建议我找吴老板聊聊,说不定他有兴趣。

这些年上面放宽政策。

据说提供线索,帮忙找到失落的宝藏,可以酌情将宝藏的百分之五奖励给发现者。

黄师爷建议我这件事有搞头。

为了弄清楚王绍义这个人,我又去了一趟香江。

江湖是人情场,人间是名利场,朋友是是非场。

混江湖的,没个固定的仇人。

除非真有杀妻灭子之恨,

欺师灭祖之仇,决定人与人关系的,无非就利益、权势而已。所谓人情场,背地恨不得一刀捅死对方,见了面,还要假装若无其事,笑脸相迎。

这就叫人情。

名利场更不用说了。

人情薄如纸,金银好似刀。纸上轻飘飘,一吹就走,刀要人命,谁都离不开。

刀砍下去的,就是是非。

这就叫江湖!

怕吴老板黑吃黑,我不可能带着裹尸布满世界飞,给他看了照片。吴老板反应跟黄师爷差不多,流口水,打摆子。

这玩意其实就是一张破布。

但给康熙皇帝卷过尸的,上面尸油印子还清清楚楚,研究价值太大了。

吴老板建议,把这东西上交,再由他运作,陀罗尼经被交给他名下的博物馆展览,这样我们双方都有好处。

他可以提供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

为了拉拢关系,吴老板说大平层已经开工了,我和胡子有兴趣可以去工地看看,明年差不多就能入住。

我不是小孩子,没那么容易哄。

先朝吴老板打听王绍义这个人,又提到王绍义留下的东陵宝藏。吴老板坐不住了,跟东陵宝藏比起来,这块裹尸布显得不那么重要。

王绍义的宝藏有多少?

估计谁也说不清楚,肯定比一个普通博物馆的所有藏品加起来还多。

得按“吨”算!

一听我有兴趣找宝藏,吴老板来了精神,特意推掉会议,带我去他家。从地下室里,郑重拿出一个锦盒,里面许多泛黄的书页。

吴老板道:“这是《古月轩笔记》,由王绍义口述,他侄子记录的,应该是研究王绍义这个人最全的一手资料。你有兴趣,我有想法,这本书可以给你公开。民间的‘王大麻子盗皇陵’,多有穿凿附会之处,不如我这个笔记全。”

吴老板说话的时候很自豪。

这东西,是他挖地三尺,才从王绍义家乡找到的。

属于孤本,之前故宫有专家想找他复印一份,吴老板都没同意。

这事说来话长。

真要论清楚,堪称一段传奇,一篇怪谈。

王绍义绰号王大麻子。

他脸上没麻子,只是江湖有这么个绰号。还有人说,他脸上很多陈年老疤,远远看去,像粘着十几颗黑豆。

久而久之,就叫成“王大麻子”。

时间一长,民间都这么叫,王大麻子盗东陵,珍珠按斗算,金银用秤称。当年那桩悬案,在吴老板珍藏的这本笔记中,打开窄窄一条缝。

我借了笔记,拿回去跟胡子他们研究。

临走前,吴老板表示愿意提供技术或后援,前提这件事不能让姚俞忠知道。

姚俞忠要知道了,我和吴老板可以歇歇,姚跑跑骨头渣都不会给我们留。我与吴老板口头约定,双方联手。

之后连夜返回乡下老宅,整理王大麻子的往事!

凡事讲究个来龙去脉。

有因有果,有转有折,有头有尾。

王大麻子盗皇陵这事,说来话长,在盗门之中颇有传奇色彩,算得一桩顶了天的大案。

倒斗这种事,归根结底为了钱财,格局不大。能被称为“顶了天”,可见其影响力出圈。而其中的曲折程度,乃至影响,比孙殿英一盗清东陵还大。

先要交代清楚此人来历,如此才有来言,后可接上去语。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