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言情女生>南派盗墓手记> 第三百四十七章 金汞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四十七章 金汞齐

话音刚落,掉进地窖的人喊起来,互相叫骂,又嚷嚷开:“金子,地窖里面有金子。天啊,好多的金猪。”

“本以为二叔公老糊涂,一天神神叨叨,不想镇河营下真的埋了宝贝。”

“别愣着,东西是大家发现的,先抬上去再说。先讲好了,谁也别想独吞!”

二叔公急忙劝阻。

金猪是镇河营压抚仙湖,不让湖水泛滥的贡物,千万动不得。

黄金当面,谁能忍得住?

来几个大媳妇,把罗里吧嗦的二叔公架回去,别捣乱。

金猪极沉。

一头就有三五百斤。

十八头金猪,算算,不得好几吨金子!

澄江城的居民都闹开了。大姑娘小媳妇先回,把家门关好,不许外人进城。

怕被公家晓得,没收了金猪。

各家各户抽一两个壮丁,下地窖把金猪抬起,杂草包好,用牛车拉回去。

这样,留在镇河营的,差不多百十人,个个身强力壮。饶是如此,弄了几小时,才把金猪从烂泥里拖到上面。

寸小头满脸兴奋,眼珠子瞪血。

老爷子对乾坤将道:“现在百分百确定,抚仙湖下,埋着遗失的滇王城,且财宝无数。当地传闻‘滇王法相,富甲天下’。仅一个地窖,就埋了十八头金猪,要墓室还了得?挖出来,弄个装甲师都富裕!”

乾坤将忧心忡忡:“二叔公说,镇河营最早是汉朝士兵驻扎的营地,专门管理抚仙湖。一群当兵的,全卖了才有几个钱?”

话说到这,几人心事重重。

滇王城,怕是在汉朝就被盗了。

冥水庙的石狮子、木架下的大金猪,肯定是陪葬的冥器。不知汉朝到底挖空了没有,滇王城还剩几样宝物。

寸小头眼睛发直,听不懂人话了。

老爷子照准他后脑勺一巴掌,方才给他回神。

“臭小子没出息,男人做事要有格局,几头金猪就让你糊了眼?”

“呵呵。”

寸小头一阵傻笑。

金猪是他发现的,也是他第一个摸到。怎么说,金子也有他一份。

“哎呀,这是咋回事?”

众人把金猪拖出地窖,外头太阳毒,日光一晒,淤泥表面全是裂口,阵阵水汽让人骨头发潮,镇河营内腥臭不堪。www.

金灿灿的大猪晒了太阳,浑身发白,出现蜂巢一样的坑洞。

金子居然褪色了!

这还不算完。

方才碰过金猪的人,手脚开始发黑,像沾了墨汁,阳光下一个劲往皮肤里烙,吓得哇哇惨叫。

寸小头的手黑了,顿时哭出来:“完了完了,我肯定中诅咒了,啊,我要死了,可怜我媳妇都没有,呜呜。”

想起二叔公说金猪碰不得,大家后悔。

二叔公被女人弄走了,想问清楚金猪有啥玄机,怕来不及。

“别叫了,让我看看。”

老爷子止住寸小头的哭声,他下墓无数,遇事不慌。

见寸小头十指发黑,血倒是红色,眼仁也没发青,并无中剧毒的迹象。

古墓之中,不乏往冥器涂毒汁,通过与皮肤接触,使人中毒的。盗门当年暗算武藤信义,就是用的这招。

“你暂时死不了,别哭了,你越哭,毒气在身上走的越快。”

寸小头一听,像公鸡打鸣收住哭声,半个屁不敢放。

老爷子又走到金猪边。

太阳一晒,金猪

浑身冒烟,金灿灿的颜色变成花白,也开始发黑。

用指甲盖擦了擦。

老爷子的手也发黑,除此之外,倒是没啥感觉。

乾坤将王佐将围上来。

老爷子压低声音:“这金猪大有来历,怕不是单纯的冥器那么简单。”

“哦?把头,你有啥发现。”乾坤将问。

老爷子道:“这金猪嘛,含金量并没有想象的高,而且它的年代,只怕比滇国还要古老,不知镇河营从何得来,压在冥水庙下。”

王佐将问:“他们一摸金猪,人皮就发黑了,是咋回事?”

老爷子笑了笑:“这是金汞齐,不发黑才怪呢。行了,也不是什么大事,回去拿白醋洗一洗,水银印就掉了。但不能长期接触,会中毒。”

汞,又叫水银。

方士炼长生不老药,必用水银,水银的原料是丹砂。

水银有一大神奇之处,就是能溶解稀有金属。黄金千年不变色,也不腐蚀,唯独碰见水银就会溶解,这就叫金汞齐。

方士拿水银溶解金银,再用玉屑调和,给皇帝服用。

说是延年益寿。

真喝下去,皇帝能活过五十就算天寿。

再说回来。

水银剧毒,易挥发,也容易提炼。西南之地,盛产水银。古人拿水银熬煮金矿,在密封的青铜瓶内,提炼金矿中的黄金。

再把水银剥离,就会得到纯度不高的土金。

土金性质不稳定,容易出现金汞齐。

此类提炼黄金的法子,殷商以后就陆续绝迹了。

金猪在地窖,常年被冰冷的湖水浸泡,被人搬动,拉到阳光下暴晒。一冷一热,一干一潮,金猪内部残存的水银蒸发,人摸到手指就变黑,所幸毒素不大。

水银炼金,这历史太久了。

滇国撑死三千年,怎么可能用殷商以前的古法铸造金猪。

老爷子猜测,金猪怕也不是滇王的冥器,是被滇人从哪搬来,最后成了汉军的战利品!

不是纯金,好歹也是金子。

提炼一下,怎么着也有几百斤。

老爷子对众人解释了一切,大小伙心悦诚服,都愿意听老爷子安排。www.

老爷子说,这些土金一时半会卖不掉,要溶解,要提纯,都是个手艺活。先运到冥水庙,找好路子再卖。

既然是大家一起发现。

卖了金猪的钱,可用来修桥铺路,兴建学堂,或支援抗战,救济孤儿,总之花在公家上。

此话一出,众人都赞老爷子高义,对他愈发尊敬。

都不勾心斗角了,用衣服包裹金猪,抬上牛车,运回澄江城再说。

这些金猪啊,其实大有来历。

与滇王有些相干。

老爷子后来向二叔公打听。由于他是澄江城的大恩人,二叔公也不隐瞒,竹筒倒豆子,一五一十都说了。

这滇王啊,其实有大才。

观天测地,卜算未来,一身本领鬼神莫测,就是过于贪婪残暴。

集天下财富,还不满足,仍穷奢极欲,寻找风水宝地。当地传闻,滇王法相,富甲天下,其财富,不比汉朝差多少!

汉武帝发兵,十年才灭掉滇国。

滇王投水自杀,朝廷在抚仙湖设了镇河营,然而不太平。三年一小水,五年一大水,周围城镇没有不被淹的,死人无数。

几百年后,天下大乱。

镇河营渐渐脱离朝廷,占了山头

独立出去。

首领称“城主”,代代姓罗,比之滇王,残酷暴戾丝毫不减。

滇人喜爱豆制品,可三日无肥肉,不可一日无豆腐。

豆腐五花八门,品类繁多。

除了稀的豆腐脑,干的豆腐干。

包汤汁的石屏豆腐、白菌丝拿油炸的霉豆腐,回味无穷的油卤臭豆腐,再像什么麻油豆腐、葱烧豆腐、油煎豆腐、鸽头炖豆腐、倘塘黄豆腐、白锦鱼豆腐。数不胜数,光名字就有七八十样。

镇河营本是兵营。

发展了几百年,形成村镇,就是澄江城的前身。

大大小小几万人,受着罗城主剥削,给他当牛做马,一年吃不了几次肉,全靠豆腐充饥。

买不起豆腐的,就吃豆渣。

有人问了。

那豆渣臭烘烘脏兮兮,一股子酸味又干又苦,这玩意咋吃?

豆腐渣苦,穷人的命更苦。说起吃豆渣,滇土有样小吃,叫如意饼。www.

拿豆腐渣,掺上鸡蛋面粉,用清香扑鼻的桂花搅拌均匀,点上山蜂蜜,拿猪油炸成饼子,又酥又脆,香气直往人上牙膛黏。

把话扯回来。

穷人在镇河营吃上豆腐渣,就算小康生活。

可有几天,连豆渣都吃不了!

好几天不等穷人上门,豆渣就被买走了。来了个外地人,一身乞丐打扮,却异常有钱。

不吃豆腐,只吃豆渣,每天要百十斤。

穷人不高兴了。

几天买不到豆渣,都要饿肚子,豆腐哪有豆渣管饱?

那么多豆渣,外地人撑死也吃不完啊。有人去问,外地人也不说,每日住在冥水庙,天亮前就去买。

天亮了空着手回,谁也不知他要干什么。

有个机灵的小伙子跟踪外地人。

发现他买了豆渣,倒在当阳大街的尽头。

那边有座石桥。

澄江城的石桥早塌了,大概就是现如今官帽海的位置。把豆渣放在桥下,便有十八头小猪来吃。

咯吱咯吱,吃的可欢。

一般的小猪,生得白白胖胖。

唯独石桥下的猪,一身金灿灿绒毛,太阳下直发光。可附近没听说有人喂猪啊。

传来传去,被罗城主知道。

等外地人喂猪走后,罗城主带人抓了小猪。

小猪倒在地上,赫然成了金猪!

罗城主大喜,便要搬走。外地人去而复返,上前阻止。

原来,外地人是憋宝一行。石桥下,有滇王镇墓用的九对石猪。猪是古滇图腾,有吉祥如意的象征。

年深日久,石猪吸了地气,便有精魄。

拿豆腐渣喂够九十九天,就能变成金猪,拿红绳绑了,可享一辈子荣华富贵。

外地人说,石猪只喂了九十天,还不算金猪,请求再让他喂一喂。按照规矩,可与罗城主平分金子。

罗城主贪得无厌。

心想金猪到手,再喂几天不是夜长梦多?

何况要跟外地人平分......

叫人打杀了外地人,将尸体抛在湖里。尸体立刻沉了下去,湖水开始冒泡。

罗城主不管,让人把金猪运回自己家。谁料金猪一离开石桥,纯金就变成了土金,没了灵气。

石猪是桥下镇水的镇物,挪动了方位,抚仙湖开始泛滥,大水淹没了镇河营,把城主连一众居民埋入水下。

又过了几年,湖水退回去,遗民在旁边按镇河营的布局复建,慢慢有了澄江城。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